為深化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傳承紅色基因,5月22日,由六安市教育體育局主辦、六安皋城中學承辦的 2025 年 “紅歌傳薪火?青春鑄信仰” 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皋城中學光明路校區、梅山路校區同步舉行。兩個校區共兩千余名初一學生以嘹亮歌聲唱響愛國主旋律,打造出一堂生動的新時代大思政實踐課堂。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打靶歸來》的鏗鏘節奏點燃全場熱情,師生們自發擊掌應和;《我們走在大路上》的豪邁旋律蕩氣回腸,唱出新時代少年的昂揚斗志;《解放區的天》的悠揚歌聲如春風拂面,將革命年代的希望曙光娓娓道來。
本次比賽創新采用 “1+1” 選曲模式:每班需演繹兩首作品,一首從經典紅歌中選擇,這些歌曲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革命精神的生動體現;另一首為自選曲目,各班精心挑選,展現出獨特的風格與創意。比賽過程中,同學們精神飽滿、歌聲嘹亮,用真摯的情感詮釋每一首歌曲的內涵,盡顯新時代青少年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舉辦紅歌比賽,不僅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更讓我們從歌聲中聆聽歷史,重溫革命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梅山路校區七九班學生尹文安在賽后分享道。此次紅歌比賽不僅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同學們在歌聲中感受歷史,在旋律中領悟紅色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增強。
經過半天的激烈角逐,評委老師們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打分,最終評選出特等獎及一、二等獎,本次比賽在繞梁余音中圓滿落幕。
一直以來,“唱紅歌” 比賽都是皋城中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傳承與發展,這一活動已成為學校的品牌項目。學校通過這一形式,將紅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更激發了愛國熱情,推動紅色基因在校園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未來,六安皋城中學將繼續以紅色文化為引領,創新開展各類教育實踐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涵,為學生全面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培育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來源:六安新周報融媒體記者 汪倫 胡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