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藤拓(Taku Eto)的傲慢失言注定讓他難以保住農業大臣職位。在日本民眾因米價飛漲苦不堪言之際,他在上周末一場籌款活動上戲言:“我完全不用買米,支持者送了我太多,家里的大米多到可以拿去賣了。”這句本意為玩笑的話卻讓聽眾聯想到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言:“沒面包就吃蛋糕?!惫姂嵟S之爆發。
政治風波與米價危機
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最初力挺江藤拓,稱其已“迅速且徹底”道歉。然而,輿論壓力迫使江藤拓最終辭職。
米價問題已成為日本社會的核心關切,尤其在2025年7月上議院選舉即將來臨之際。去年秋季,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自由民主黨)已失去下議院多數席位,民調預測其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將繼續表現不佳,而自民黨過去數十年幾乎從未間斷執政。
米價飆升讓日本家庭不堪重負。一年內,5公斤裝大米(日本家庭常用規格)價格從2100日元(約13歐元)翻倍至4300日元(約26歐元)。原因包括去年歉收以及旅游業熱潮帶來的需求激增。2024年,日本迎來3700萬外國游客,較前年的2500萬大幅增長,推高了酒店、餐飲及大米價格。
石破茂的承諾與應對措施
江藤拓辭職后,石破茂在議會辯論中重申將全力降低米價。他表示:“米價應控制在3000日元左右,4000日元絕不合理。我們將盡快實現這一目標。”面對反對黨質詢,他進一步承諾,若無法兌現降價目標,自己將引咎辭職。
為緩解危機,農業省早在江藤拓失言前已宣布,從2025年5月至7月每月釋放10萬噸儲備米。此前,政府于3月和4月向批發商拍賣了31萬噸儲備米,但超市價格至今未見明顯回落。民調顯示,超8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措施不足,過半數人將高通脹視為最迫切問題。
日本長期習慣價格穩定。1990年代初經濟危機后,物價與工資停滯,利率常為零甚至負值。直到2022年,全球因地緣沖突及疫情后復蘇導致通脹上升,日本物價才開始顯著上漲。政府解釋,旅游熱潮加劇了價格壓力,但高進口關稅也限制了外國大米進入,保護了農村選民卻加劇市場短缺。
貿易爭端與政治布局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日本對大米進口的高關稅,稱“日本不愿買我們的米”。在當前美日關稅談判中,華盛頓要求日本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鑒于國內短缺,日本可能更愿妥協。
反對黨則長期呼吁降低食品增值稅,甚至暫停一年以減輕家庭負擔。石破茂卻駁斥此為“拉票伎倆”,強調需明確替代財源以維持高額社會支出。
為填補內閣空缺,石破茂任命小泉進次郎(Shinjiro Koizumi)為新農業大臣。這位44歲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之子,去年秋季曾是自民黨黨首及首相職位的熱門人選。此舉被視為石破茂拉攏黨內對手的策略,以應對米價危機與選舉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