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海軍發生重大事故,新建驅逐艦下水失敗,金正恩目睹全程,當場氣壞了
5月21日,朝鮮的又一艘5000噸級新造驅逐艦下水,金正恩現場觀摩。結果,下水過程發生了嚴重事故。從朝中社的報道來看,朝方使用的應該是重力下水法。但船頭和船尾的滑板的下滑速度不統一,船頭慢船尾快,船頭還在船臺上的時候,承托船尾的滑板就已經先進水。最終,整艘船恐怕是斜著卡在了船臺上,船底的一些位置還被磨出了洞。新船下水宣告失敗。
朝鮮新建驅逐艦下水失敗
當然,由于沒有現場畫面,這個過程只是根據報道的推測。但是,無論在哪個國家海軍,這都是極為重大的事故。金正恩還在現場目睹了全程后,當場下令,要求有關單位對這起“犯罪行為”進行立案審查。同時他還指示船廠,無論如何也要在6月的朝鮮黨中央委員會全會召開前,將驅逐艦修復,因為這不僅是單純業務問題,還是“直接關乎國家權威的政治問題”。
不得不說,朝鮮的造艦速度確實是太快了,仿佛開了掛一樣——4月25日才下水了第一艘新型驅逐艦,上個星期的衛星圖片中,驅逐艦還沒徹底完工,這個星期就下水了。照這個速度,如果新艦破損得不是很嚴重,那用一個星期修復好也不是沒可能。
只是下水失敗后再修補的驅逐艦,其艦身強度可能會下降,不排除也會有一些隱疾,隨著使用才會修建被發現。這對于想快速提升海軍實力的朝鮮來說,可能會有不小的影響。
朝鮮在4月25日才下水第一艘新型驅逐艦
朝鮮事故驅逐艦船底未破洞,損失不嚴重,但相關人員一個跑不了
下水儀式時發生事故的朝鮮驅逐艦并無大礙。據朝中社5月23日消息,朝鮮驅逐艦在下水事故中損傷已經初步查明,首先就是船底沒有破損,但船尾進水,此外右舷處也有損傷。樂觀估計十多天就能完成修復。
報道稱,朝方專家表示將先抽出隔離艙室中進的海水,然后調整船體與干船塢船臺的位置,恢復船體的平衡,隨后再修復右舷的損傷。這對朝鮮海軍來說,屬于“不幸中的萬幸”,如果真的只會耽誤10多天的時間,損失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有國外商業衛星拍攝到的驅逐艦事故現場的衛星圖顯示,似乎整艘船都已經側翻,10天未必能完成修復工作。
正在建造中的驅逐艦
衛星圖顯示的船體傾覆如此嚴重,但按照朝鮮的說法,其沒有發生船體撕裂、破洞等嚴重損失。那么原因很可能是下水的船體還只是個殼,沒有安裝更多的設備,導致船體并沒有那么重。
此前有衛星圖顯示,在4月時這艘驅逐艦還未安裝任何主要設備,船體安裝設備的區域都是留空的,按照朝鮮造船能力,大概率無法在1個月時間中完成裝配,朝鮮已經下水了該級驅逐艦的首艦“崔賢”號,并進行了導彈發射測試,很可能是“崔賢”號的進展順利,讓朝方有點兒“飄”了,最終發生了這次意外。
而朝鮮方面也開始了責任認定,目前發生事故的清津造船廠的廠長,已被傳喚到了司法機關,未來可能相關設施人員也會依次被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