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怪談!從北歐大老遠跑來竟是為了要求中國大陸不要改變臺海現狀?丹麥外長訪華提出無理要求,中方回應霸氣十足!
近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開啟其訪華之旅,然而在北京訪問期間,他公然在臺海問題上表態要求中國大陸“維持臺海現狀”。拉斯穆森或許早已構思好了會談的措辭,根據丹方事先發布的聲明,其核心訴求是"避免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并特別提及對大陸"軍事壓力"的擔憂,這一聽就是與美國的腔調一模一樣。我們知道丹麥在中國內政問題上根本沒有叫囂的資本,為什么他非要扯上臺海?是找茬還是刷存在感?這種表述看似中立,實則暗藏玄機。
原來啊,就在一周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蔡英文竄訪哥本哈根時,丹麥國會的“熱情接待”與“友臺小組”的公開表態,早已暴露了丹麥方面立場的傾向性。蔡英文在丹麥議員陪同下參觀國會的畫面,被島內媒體渲染為“外交突破”,而丹麥政客將臺灣與丹麥類比的言論,更是觸碰了一個中國原則的紅線。
這種矛盾現象的背后,折射出部分西方國家在涉華議題上的典型心態,既想在經貿合作中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又試圖在敏感問題上對華施加壓力。現在很多西方國家在對華政策上都是如此。
正如冷戰結束后西方外交的“慣性思維”,丹麥似乎仍停留在舊的框架中,試圖用所謂“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等話術,掩蓋其干涉中國內政的實質。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臺灣問題是70多年前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權說三道四。
丹麥也同樣面臨格陵蘭問題,王毅外長對拉斯穆森的回應也直擊了丹麥的“雙標”痛點。王毅外長指出:中國在格陵蘭島問題上尊重丹麥的立場,同時,中方也希望丹麥能夠在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問題上尊重并且支持中國。
要知道,尊重是雙向的,主權平等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在具體事務中踐行的準則。當丹麥擔憂格陵蘭島主權可能受到美國無理侵犯時,是否想過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核心關切?中方這種“鏡像對照”式的回應,既展現了我們的外交智慧,也為國際社會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思考范本,簡單說就是要換位思考、推己及人。
當然,拉斯穆森也不會是專程來給中國大陸找不痛快,畢竟中國和丹麥已經建交75年,就是在經貿合作上一直不是很熱絡罷了。這次的訪華之旅,丹麥還透露出了自己對沖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迫切需求,作為北歐重要經濟體,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對等關稅”政策讓丹麥的農業、制造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自然成為丹麥尋求經濟多元化的重要選項,這同樣是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期盼。關鍵是丹麥來談合作為什么要自找不自在,一般人還真理解不了這位丹麥外交大臣的思路。
但中方對經貿合作有清晰的原則底線,合作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不能一邊在核心利益問題上傷害中國,一邊又想從中國市場獲利,中國在對等這類國家上有立場、有經驗、有實例,丹麥不會不明白前車之鑒的道理。反之,如果哪天美國真的吞并格陵蘭島,中國也要求丹麥要克制,丹麥人作何感受?當然中國人是不會做這種事的。
因此,王毅外長的回應就是對丹麥的重要提醒,也是在敲打那些持“雙重標準”的西方國家。歷史經驗早已證明,政治互信是經貿合作的基石,“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