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石晟綺
5月20日,濟南市東部水源四庫連通調水工程啟動第三次調水工作,汩汩清流通過38.3公里的輸水管線被輸送至狼貓山水庫,為濟南東部城區供水帶來堅實保障。近年來,濟南市正加速構建多水源豐枯互補、聯合調度的市級現代水網,持續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跨越38.3公里抬升186米
長江水流入狼貓山水庫
5月22日,在位于濟南高新區孫村街道的3號泵站調度中心內,工作人員正通過調水自動化調度系統平臺,對東部水源四庫連通工程設備機組進行實時監測。
5月20日上午10點,四庫連通調水工程1號泵站正式啟動了第三次調水工作。本次調水從東湖水庫濟南放水洞引水,調水期間,每天有40萬方的長江水經過38.3公里輸水管線的“長途跋涉”和約186米的“逐級抬高”,逆流而上匯入狼貓山水庫,預計10天完成約400萬立方米的調水任務。
隨著濟南“東強”戰略的深入實施,東部城區人口和產業加速集聚,用水需求也在大幅提升。濟南作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及全國人均占有量七分之一的缺水型城市,“如何合理調配水資源”成為東部城區發展的重要課題。2021年,濟南市啟動了東部水源四庫連通調水工程。
“四庫連通具體指將濟南東部的東湖水庫、白云水庫、杜張水庫、狼貓山水庫的水資源進行聯合調配、相互連通,為周邊水廠提供優質可靠的水源,滿足東部地區的居民生活和工業用水需求。”濟南市清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四庫連通工程工程組組長李振商介紹。作為整個工程的兩處源頭“大水缸”,2024年一季度,可調蓄總水量5976萬立方米的濟南白云水庫正式投入運行,每年可引用黃河水5662萬立方米。在其西南側的東湖水庫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一部分,主要納入遠道而來的長江水,總庫容為5583萬立方米。
“有用水需求時,根據濟南市統一調度,水資源就可以通過四級泵站層層加壓,從擁有豐富客水資源的東湖水庫、白云水庫輸送至狼貓山水庫,緩解狼貓山水庫供水緊張的局面。”加壓泵房內,李振商指著6臺雙吸離心泵說,各泵站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配水泵運行數量,在滿負荷狀態下,每天可調水40萬立方米,“相當于三天蓄滿一個大明湖”。此外,當杜張水庫蓄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也可參與進行調水工作。
有了整體的調水通路,在此線路上,相關的水資源調配也就存在了更多可能性與靈活度。根據規劃,相關配套管線及配套設備建成后,四庫連通工程未來還可以為巨野河、楊家河、土河、劉公河、韓倉河、龍脊河、小漢峪溝等七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為濟南構建更加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提供有力支撐。
狼貓山水庫有了“外援”
一改“靠天吃飯”窘境
四庫連通調水工程最直觀的成效,莫過于改變了狼貓山水庫“靠天吃飯”的情況。
位于旅游路南側彩石街道的狼貓山水庫,群山環抱之中,水面靜謐如鏡。盡管目前已經進入濟南的枯水期,但得益于四庫連通調水工程,使得水庫蓄水量得到有效補充。
“此前,由于狼貓山水庫主要依靠降雨形成的地表徑流蓄水,如果前一年的降水量偏少,水庫就會出現水位偏低的情況。”狼貓山水庫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說,狼貓山水庫不僅具有防洪的功能,作為雪山水廠、旅游路水廠及青龍山水廠重要的地表水源地,還承擔著城市供水重任。春季生活及農業用水需求上升,但缺乏有效降水的補給,狼貓山水庫在“多出少進”的情況下,往往從3月初起,水位就會大幅下降甚至提前進入“死”庫容階段,無法向水廠供水。
如今,四庫連通工程改變了這一被動局面。去年6月4日,四庫連通調水工程試通水成功,今年3月啟動的第二次調水工作,又在30天內為水庫帶來約730萬立方米水量。四庫連通調水工程使得來自白云水庫的黃河水、東湖水庫的長江水與當地地表水形成“三水共濟”,讓狼貓山水庫獲得了穩定的“外援”補給。
“現在即便是枯水期,我們也能保持水庫在較為平穩的水位運行。”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水庫蓄水量達到352萬立方米,與去年同期庫容90.8萬立方米相比,增長了2.9倍左右。
通過智能監測系統,狼貓山水庫可以實時掌握水位、水質變化,科學制定供水計劃,日均向三家水廠提供原水約15萬立方米,保障東部城區百萬人口的用水需求。同時,穩定的水源補給還帶來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庫區周邊生態系統得到改善。
歷時十多年建設“大水網”
城市供水更安全
5月22日中午時分,家住東城逸家逸俊園的陳女士像往常一樣擰開廚房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汩汩流出——這些經由東湖水庫調蓄、旅游路水廠深度處理后的水源,正通過四庫連通工程構建的供水網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千家萬戶。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濟南市對于供水的需求每年都在增長,2024年6月13日,濟南主城區最高供水量達144.6萬立方米。為構建多水源豐枯互補、聯合調度的市級現代水網,濟南早早便著手布局。
2012年12月,南水北調東線配套工程——濟南市玉清湖引水工程啟動建設,長江水的引入使得玉清湖水庫的水擺脫了對黃河水的單純依賴,也為濟南建設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大水網”拉開了序幕。
2014年,打通臥虎山、錦繡川、興隆、漿水泉、孟家5座水庫的“五庫連通”工程開工;去年,臥虎山水庫至錦繡川水庫連通調水工程完成試運行。十多年間,濟南相繼實施一系列水庫建設和水源連通工程,不斷實現黃河水、長江水、當地地表水等互聯互通和聯合調度,極大緩解了水資源短缺矛盾。
今年,濟南市還將加快太平水庫、馬頭山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大力推進田山灌區與濟平干渠連通工程擴建項目,進一步挖掘水資源供給潛力。在水資源保障能力方面,臨空水廠、崔寨再生水廠、大橋水廠等項目建設與調試工作持續推進……
根據《濟南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濟南市將實現現代供水水網體系和多水源保障格局進一步完善,新增水源調蓄能力2.5億立方米,持續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