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休賽期又鬧心了,球隊沒能在季后賽走遠,老板喬拉科布這回是真的頭大,22歲的庫明加合同到期,管理層也不打算白白放人——這個夏天,關于庫明加先簽后換的傳聞一浪接一浪,The Athletic的消息很直白,勇士不太可能讓庫明加在受限制自由市場自己“裸辭,于是先簽后換成了大概率事件,這一波操作,怎么看都是勇士在為自己留后路,畢竟白瞪著新星走人,老球迷都咽不下這口氣,誰不想用點籌碼回血呢。
為什么庫明加會被擺上貨架,這事其實挺現實,勇士想保住主動權,庫明加和球隊未來核心巴特勒的磨合,表面看沒啥大毛病,可實際打起來就是別扭,誰都沒法徹底拿下對方信任,換句話說,勇士管理層其實是想“保大人,優先保證球隊主結構不被動,庫明加就成了那個被“犧牲的人,媒體曝光的三方交易方案里,勇士、奇才、國王三支隊都能各取所需,勇士送出庫明加、希爾德和TJD,換來基斯珀特、瓦蘭丘納斯和一個2031年前五順位保護的奇才首輪,這一套看著復雜,其實就是典型的三方博弈,誰都不想吃虧,但也都想撈點好處。
奇才這邊干脆,愿意用交易攪動新老更替,庫明加年紀輕,天賦在那擺著,蒙克也能補上鋒線火力,國王把斯瑪特、希爾德、薩迪克-貝、TJD、2030年前20順位保護的首輪簽都攬進自家陣容,怎么看都是一通“擺爛加深度拼盤,三方各有算盤,這才是NBA交易窗口里最真實的江湖氣。
回過頭來看勇士,基斯珀特26歲,工資不高,場均11.6分3籃板1.7助攻,三分命中率36.4%,放在勇士陣容里,就是板凳席的合格拼圖,能拉開空間,能頂住防守,關鍵時刻還能給球隊續上火力,這年頭,想找個工資友好又能打的鋒線不容易,基斯珀特就屬于那種“你不心動都難的類型,瓦蘭丘納斯就更不用說了,33歲還能場均10.4分7.7籃板2助攻,勇士內線一直缺傳統大中鋒,瓦蘭完全能補上這個短板,雖然說現在聯盟都流行五小,但關鍵時候沒有內線護筐,勇士也吃了不少虧,有瓦蘭,勇士的打法就多了條路,不至于被死死限制在三分線外。
當然,這里的交易核心還是幾個選秀權,2031年前五順位保護的首輪、2030年前20順位保護的首輪,明眼人都懂,這就是提前為重建做準備,勇士管理層未雨綢繆,賭的是自己未來三年還能沖一把冠軍,之后就順勢“擺爛回收選秀權,說白了,這才是現代NBA強隊的生存哲學,既要眼前有成績,還得手里攢家底,等風頭過了還能靠選秀重建,這點上勇士比大多數球隊都現實。
問題來了,庫明加到底值不值這個價,勇士到底是賺還是虧,球迷其實心里都有桿秤,庫明加天賦沒問題,能突能防,爆發力強,問題是和勇士體系始終對不上拍,主教練科爾其實用他也挺掙扎,就是有點“高不成低不就,走到這一步,雙方都不算虧,庫明加去奇才能當核心,勇士騰出薪資空間還能補強陣容,算是各取所需,希爾德就有點尷尬了,本來以為能在勇士找到存在感,結果又成了交易籌碼,被甩來甩去,典型的“工具人命運,國王這邊收希爾德,明顯是想加深后場投射,順便提升更衣室穩定性。
這筆交易出來后,網友討論也很激烈,有人說勇士這是拆東墻補西墻,有人覺得選秀權才是王道,其實細想也對,勇士當下的陣容結構,確實很難再靠原班人馬沖冠,庫里年紀大了,追夢狀態也在下滑,必須提前布局,像2019年猛龍那樣“賭一把,萬一能再來一次奇跡呢,當然,更多人還是理智些,能換回即戰力就不算虧,特別是在工資帽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陣容靈活度才是硬道理。
整體看,勇士這波三換三交易,算不上天花板操作,也不是自毀長城,更多是現實之下的“穩中求變,既保留了沖擊季后賽的火力,又提前為潛在重建埋下伏筆,庫明加走人基本成定局,希爾德未來去向也成了焦點,勇士球迷或許會有些不舍,但從球隊發展角度講,這樣的操作合情合理,NBA本來就是個生意場,誰都不可能永遠站在巔峰,適時做選擇,或許比一味留情面更有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