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文明花開滿城芳 包公故里新起航——肥東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0
分享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創建文明城市,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對肥東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城市、幸福城市具有關鍵性的統領作用。

肥東縣,古為吳楚要沖、包公故里,今是渡江戰役指揮地、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考察地、長三角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其骨子里蘊含著清正廉潔、對黨忠誠、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精神。肥東縣既是高質量發展的全國百強縣,也是“安徽交通第一縣”、中國第6個縣城通地鐵的縣,還是全國首個生態濕地蓄洪區建設縣。


自2021年入選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肥東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著力補短板、固優勢、優機制,以最大決心、最強力度、最實舉措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現城市“顏值”“氣質”、居民生活品質、市民文明素養等全面提升。


精雕細琢,扮靚城市“顏值”

初夏時節,漫步在肥東的大街小巷,抬頭可見澄碧的藍天,極目遠眺是蔥蘢的綠色,近觀則是繁忙有序的街景,腳下是一塵不染的路面……這座位于合肥東部的美麗小城,愈發令人感到環境宜人、清新舒適。


晨光初現,肥東縣的各大菜市場便忙碌起來。走進位于店埠河畔的中苑菜市場,曾經黑暗潮濕、臭氣熏天、占道擺放等景象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有序的攤位、明亮通風的環境,保潔車輛在市場內穿梭清掃。“經過改造后,每天都有專人管理,清掃保潔,現在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場經營了20多年的攤主趙琴開心地說。像這樣舊貌換新顏的農貿市場,肥東縣還有31個,遍布城鄉,于市井之中氤氳著濃濃的“煙火氣”和“文明味兒”,亦是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每天吃完早飯,今年74歲的肥東縣店埠鎮花園社區居民朱林發都會提著心愛的收音機,來到距離小區僅一百多米的小公園里悠然散步?!斑@里原來是一片雜亂的荒草地,現在變成了漂亮的公園,這幾年縣城環境越來越好,我住得很舒心!”提起家門口的口袋公園,老人贊不絕口。

像這樣利用街角空地見縫插針建設而成的口袋公園,肥東縣共有11個,在方寸之間盡顯城市之美,成為市民家門口的“小幸?!?。該項舉措還入選了2021年度合肥市文明城市創建十大創新案例。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滿全省首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的公園——肥東縣體育公園,標準化運動廣場、兒童體育樂園、多功能草坪……一幕幕熱血激昂的運動場景與恬靜悠閑的慢生活場景相互交織,勾勒出一幅幅絢爛多彩的畫卷。像這樣的綜合性公園,肥東縣有9個,市民在家門口既能享受運動健身的快樂,又能感受“詩和遠方”的愜意。

夜幕降臨,肥東街頭流光溢彩,路燈、車燈、景觀燈、照明燈匯聚成璀璨的“星河”,點亮了城市夜生活。常年在外務工的返鄉市民王峰驚喜地發現,以往電動自行車上影響視線、容易刮碰的雨篷全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頂頂安全頭盔,成為一道道流動的風景線。

“我們率先在全市啟動電動自行車拆傘除篷工作,3個月內共計拆除遮陽傘(雨篷)32617頂,拆除率達99%以上,電動自行車事故發生率環比下降33.1%”。肥東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項工作被認定為合肥市2021年度文明城市創建十大亮點工作之一。


“充一度電只要0.8元”“原來充一次電要3塊多錢,現在就塊把錢”“電充滿后,用不完的錢它還會自動退款”……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停車難等問題,曾經是困擾車主的“煩心事”,如今卻成了肥東群眾津津樂道的“暖心事”。

以往老舊三無小區、回遷安置小區、菜市場、沿街商戶等區域,是肥東縣“飛線”充電現象的重災區,不僅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也影響市容市貌。肥東縣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多次深入充電樁企業、居民小區、供電公司,廣泛開展走訪調研和意見征詢,在合肥市率先推廣平價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明確充一度電只收0.8元,讓充電難、充電貴、“飛線”充電危險的問題成為“過去式”。

目前,肥東縣已建平價充電樁508處,插孔5000多個。與此同時,電動自行車停車難問題也同步推動解決。用好“邊角料”,盤活閑置地,在社區黨組織的協調推動下,一座座造型美觀的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如雨后春筍般在店埠鎮203個小區和部分路段立了起來,872個車棚成為群眾電動自行車的“新家”。


機動車車主也同樣受益。針對老城區機動車停車、充電供需矛盾,肥東縣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充電站項目建設,累計建成公共停車場34個、公共停車泊位5685個、立體停車位882個、公共充電站110座、充電樁1858個,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緩解。

點面結合,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曾經,店埠鎮和平花園小區環境臟亂差,樓道雜物堆積、墻上亂貼亂畫,小區居民鬧心不已。自小區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后,面貌煥然一新,干凈整潔、安全有序的小區環境和貼心美觀的休閑娛樂設施讓群眾生活樂淘淘。

“本來我都準備把房子賣掉搬出去住了,現在我可不愿操這份心啰?!碧崞鹦^改造帶來的好處,市民張樹文笑得合不攏嘴。截至目前,肥東縣升級改造老舊小區155個,惠及群眾9012戶、28370人,總建筑面積達76.2萬平方米。

老舊小區改造好,還需要管好、治好。肥東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新模式,一方面引進由國有資本控股的思拓紅色物業公司,對“三無小區”實行“兜底”管理;另一方面推動成立業主委員會,通過業主自治的方式激活物業組織,督促物業公司加強管理、提升服務質量。

截至目前,肥東縣主城區共有43個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88個小區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引領老舊小區實現了從“臟亂差”“無人管”的“后進生”到“人人夸”“共治理”的“模范生”的蝶變。

隨著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不光老舊小區“逆齡生長”,背街小巷也“華麗變身”,連接背街小巷的城區道路“顏值”也持續攀升。

“幾個月前,這里還是臟亂差,連日常通行都困難,沒想到現在大變樣了,大家都愿意來這里買東西。”看著煥然一新的富民商業街,不少消費者連連稱贊。

富民商業街是連接東庵街和龍泉路的一條商業街巷。長期以來,這里的商戶占道經營,堵塞消防通道,環境衛生堪憂。肥東縣堅持違建拆除、立面改造、規范管理多措并舉,昔日老舊商業街如今蝶變成為網紅點。像這樣的背街小巷,肥東縣共有86個,堅持一街一特色,一巷一文化,讓城市記憶更獨特。

道路交通建設是改善群眾出行環境、提升城市“硬實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肥東縣建治并舉,打通“斷頭路”、暢通“大動脈”、改善“微循環”、扮靚“主干道”,包公大道高架、橋頭集路高架、地鐵2號線東延線等相繼通車,彩色斑馬線、非機動車過街通道、大貨車右轉預警區等路面設施全面普及,拆除馬路“小舌頭”380余處,新建人行道降坡點140余處,實施道路適老化無障礙改造780余處……形成了“高鐵穿城、高速繞城、高架環城、地鐵進城”的現代化交通格局,市民的就業圈、生活圈、朋友圈得到不斷拓展,出行的安全感和舒適度也不斷提升。


垃圾桶是城市衛生狀況的“晴雨表”,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耙郧袄坝峙K又臭,群眾扔垃圾時不愿意用手揭開垃圾桶蓋,就隨意丟在垃圾桶邊上,我們從旁邊經過都要捂著鼻子?!狈蕱|經開區居民梁紅皺著眉頭回憶說,那時遍布大街小巷的垃圾桶如同縣城的一道道“疤痕”?,F在,每天有專人保潔、擦拭垃圾桶已成為街頭的一道風景。

垃圾桶清洗行動,是肥東縣城鄉環衛品質提升行動的生動縮影。目前,肥東縣城鄉共配備各類環衛人員5685人,各類衛生保潔機械337臺,機械化作業率城區達96%以上、農村地區達85%以上,位居全市前列,城鄉環境衛生保潔全面提標提質。

此外,結合合肥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肥東縣制定《肥東縣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組織開展宣傳發動、城市清潔、綠化提升、強化執法4項行動,等高對接主城區,常態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從老舊小區煥然一新到背街小巷精致如畫,從大道如虹踏歌行到城鄉潔凈景色美……著力于補短板、鍛長板,肥東縣點面結合,讓一顆顆創建惠民果盈滿枝頭,甜進群眾心坎里。

內外兼修,涵養城市氣質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既要實施越變越美的“靚化工程”,更要打造越來越有“味”的“氣質工程”。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肥東縣堅持內外兼修、城鄉一體、共建共享,注重用無形的內涵和氣質充實“里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行進肥東,文明新風撲面而來,從城市到鄉村,大到婚喪嫁娶,小到衣食住行,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大操大辦成為群眾的共識,塑造著城市的“精氣神”,彰顯著市民的文明素養。

作為包公故里,肥東縣深挖包公文化內涵推出“包公家宴”移風易俗品牌,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約定紅白喜事一切從簡,以包公文化滋養市民精神品格,為城市文明塑形,給群眾荷包減負。

“每桌680元,該有的‘硬菜大菜’全都有,如果換成鎮上或是縣城的飯店,起碼得要一千塊錢?!比ツ?月份,肥東縣撮鎮鎮先鋒社區居民劉長堯的岳父過世,他用“包公家宴”套餐為老人辦白事,10桌席全部算下來只花了幾千塊錢。

不僅節約了費用,關鍵還“倍有面子”。在推廣過程中,肥東縣注重從菜名、菜譜、舉辦場地、食材基地、使用流程、服務人員、監管單位等方面對“包公家宴”進行品牌化打造,當天劉長堯的親朋都對“包公家宴”小食堂的菜品、味道、環境贊不絕口,社區干部還到場幫助他張羅待客,讓他覺得“倍有面子”。

為擴大“包公家宴”品牌影響力,豐富其內涵,肥東縣在1.0版餐飲的基礎上,推出2.0版的集體升學禮,將文明的觸角精準延伸。

“非常感謝社區舉辦的集體升學禮,真的是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實事,既減輕了我們的思想和經濟負擔,又讓孩子得到了鍛煉。”在2024年肥東縣舉辦的集體升學禮現場,準大學生莢晨洋的媽媽感激地說。


集體升學禮是肥東縣針對日益變味的傳統“升學宴”,專為準大學生群體量身定制的升學儀式,倡導以一場“走心儀式”代替“酒席喧囂”,用“共同見證”代替“迎來送往”。相較于傳統的“升學宴”,這樣的集體升學禮少了你來我往的排場,多了感恩祝福的交流,更讓準大學生們得到了實踐鍛煉,深受群眾喜愛。

目前,肥東縣已連續舉辦了5屆、318場次的集體升學禮活動,覆蓋該縣所有鄉鎮社區,受益的準大學生家庭數近3000戶,累計為群眾節約禮金支出5000多萬元。

“中心吹哨,部門聯動”。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肥東縣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秉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肥東縣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420個,組建志愿服務隊伍1240余支,注冊志愿者達24.6萬人,精心設計志愿服務項目16類120個,常態開展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管用育融”一體化發展,持續掀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熱潮。

與此同時,肥東縣還挖掘優質文明實踐資源,組建文明單位實踐聯盟,發揮文明單位示范引領作用,搭建學習交流、互鑒合作的平臺,提升文明實踐“聚合效應”,更好地服務轄區群眾。

四年來,肥東縣組織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2萬余場次,受益群眾超80萬人次,初步構建了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擦亮了“我在中心上黨課”“我在中心過佳節”“我在中心學技能”等活動品牌,擁有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站)10個、國家級最佳志愿服務社區1個、省市級最佳志愿服務社區13個、省市級優秀志愿服務項目25個、省市級最美志愿者20名?!爸驹讣t”日益成為肥東精神文明建設中最鮮明的底色。


寒暑假“看護難”,一直是困擾不少“雙職工”家庭的難題。為此,肥東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招募大學生志愿者,連續4年啟動五彩假日(暑假、寒假)公益托管班,用豐富多彩的課程吸引學生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度過開心快樂的假期,讓家長們安心工作。四年來托管班累計招募大學生志愿者452名,開展活動1740余場次,受益中小學生約4.3萬人次。

在文明實踐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肥東縣還注重搭載共建載體,開展單位包小區、包路口,干部包戶等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在主城區設立21個“聯點共建示范路口”、296個“聯點共建小區”、123189戶“聯點共建戶”,由80多家縣直部門、企事業單位、文明單位的數千名黨員干部化身志愿者、勸導員、宣傳員和調查員包聯共建,宣傳文明理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收集、解決群眾訴求,協助交警疏導交通,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精神文明建設高潮。

通往文明的路上沒有旁觀者,需要人人參與,個個爭先。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不亂張貼小廣告;有序排隊不插隊,主動讓座不搶座……在肥東縣多個公園、廣場和小區宣傳欄等公共場所顯要位置,均展示有“肥東文明18條”,18項契合肥東實際的文明守則日益深入人心,時刻提醒廣大居民踐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公民,凝聚起全民創建的磅礴力量。

培根鑄魂,擦亮文明底色

城市的文明,浸潤于道德的灌溉,是深植于城市文化與市民心中的價值觀,需要城與人的“雙向奔赴”——為市民提供多元化、品質化的文化陣地,讓他們從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文化浸潤和精神滋養。

“老師媽媽”陳萬霞、“愛心瓜哥”元運竹、“抗疫英雄”張成元、“橋頭守護神”姚延順……在肥東,一位位好人模范的動人事跡傳遍大街小巷。少年譚海美,在肥東縣成立全國首個“留守兒童小隊”,獲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稱號;農技站長劉霞帶病堅守基層一線30多年矢志助農增收;古稀老人商宗年信守承諾一家四代人接力守護烈士墓80多年……這些榜樣的力量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卻影響深遠。

截至目前,肥東共有3人當選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7人入選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45人獲選市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5人當選“中國好人”,29人當選“安徽好人”,105人當選“合肥好人”,300多人當選縣級道德模范及好人,構筑起肥東的“道德海拔”。


為傳遞道德力量,肥東縣深挖“好人富礦”,講好“好人故事”,先后打造了好人主題公園、好人長廊,拍攝了10余部好人微電影,成立道德模范事跡宣講報告團,組建道德模范志愿服務隊開展理論宣講、事跡宣傳、扶危助困等活動300余場。在好人模范的引領下,肥東版的“最美少年”“最美父子”“最美交警”“最美路人”等好人好事呈現“井噴”之勢,持續刷新肥東“道德海拔”新高度。

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肥東縣堅持以文明塑城,以文化養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以和睦湖政務文化新區為重點打造的“七館三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標拔地而起;以撮街為代表的特色街區光彩奪目;以包公故里文化園為代表的文化項目加速崛起;以六家畈民宿聚集區為代表的文旅項目快速發展;以長臨河科創小鎮為代表的大文化、大科學設施茁壯成長,進一步延續城市文化血脈,凝聚高質量發展的“文明力量”。

文化浸潤,文明花開。截至目前,肥東縣建成國家一級圖書館、安徽省最美圖書館各1個,校園圖書館69個、公共文化空間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農家書屋222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49個,初步形成15分鐘閱讀圈,實現基層文化空間全覆蓋。持續舉辦包公故里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擦亮了“送戲進萬村”“全民文化月”“搜貨計”“520愛情隧道詩會”“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品牌,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點亮他們的精神家園。肥東縣先后榮獲“中國散文之鄉”“中國詩歌小鎮”“中華詩教標準化縣”等稱號。


厚植道德沃土,播撒文明種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基。肥東縣高度重視校園文明創建工作,擁有省級文明校園3所,市級文明校園11所,縣級文明校園48所,總數量居全市前列。建成并常態運營鄉村學校少年宮23所,近10萬名鄉村未成年人受益,先后有3人榮獲教育部表彰的宋慶齡獎學金,10人榮獲合肥市“最美小創客”稱號,47人獲評“合肥市新時代好少年”,910人獲評縣級、校級“新時代好少年”。

此外,肥東縣還創新推出“贊贊我的城”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吸引20000余名青少年以“寫文明”“畫文明”“說文明”的方式,引領廣大學生爭做校園文明的踐行者、城市文明的推動者,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城市”的良好局面。

常態長效,繪就文明畫卷

開門得有把手,創建要有抓手。肥東縣精心繪制城市建設“施工圖”,以實施“1551”城市“建設篇”為抓手,累計投入40億元,推進11大類、400余項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引領城市形象新蝶變,提升城市管理新境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復雜而浩大的系統工程,其過程更是一場持久而艱苦的硬仗。為保障創城工作“頂格推進”,肥東縣研究出臺《肥東縣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行動計劃》《肥東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考評辦法》等多項制度文件,以制度的剛性約束推動各項創建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成立縣委書記任總指揮,縣人大、政府、政協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總指揮,相關部門、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城工作指揮部,下設一個指揮部辦公室和十個創建工作組,形成上下一盤棋、干群一條心的創城格局。

漫步肥東街頭,電動自行車車主自覺佩戴頭盔、機動車自覺禮讓“斑馬線”、流動攤販規范擺攤、車輛有序停放、遛狗自覺拴繩……已成為城市文明的風景線。這些文明行為的背后,彰顯的是一個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一項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聚焦根深蒂固的老問題、發展涌現的新問題、反映強烈的難問題,肥東縣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靶向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系列創新務實的體制機制應運而生,讓創城的“任務清單”蝶變成為群眾的“幸福賬單”。


——出臺《肥東縣主城區“牛皮癬”小廣告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嚴厲打擊亂張貼違法小廣告行為。清理各類“牛皮癬”小廣告近百萬個,停機銷號“牛皮癬”小廣告涉事電話號碼1245個,推出“便民服務信息欄”微信小程序,免費為從業人員刊登便民服務類廣告131則,滿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目前使用記錄近6000條。

——出臺《肥東縣城區域桿線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縣劃分32個片區,由電信、移動、聯通、安廣4大運營商包干責任片區統一整治,屬地政府、弱電運營商、供電公司通力協作。歷時一年多時間,肥東縣上空錯綜復雜的“蜘蛛網”終于消失不見,亮出美麗“天際線”。

——發布《致全縣流動食品攤點經營者的一封信》,推出“攤亮碼”,監管部門可以掃碼對攤販進行便捷化的日常監管,顧客可以掃碼查詢攤販健康及經營信息或進行投訴,攤販也能以此提高誠信度讓生意越變越好,實現“一碼三贏”。目前,肥東縣主城區30個攤群點479個食品攤販已完成備案納管。

——出臺《肥東縣文明交通整治工作方案》,推動拆篷戴盔、不闖紅燈、違停喊話、“僵尸車”清理、禮讓行人等專項行動落地生效,目前城區道路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超過90%,行人信號燈遵守率和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率均超過95%。

——出臺《肥東縣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偷倒亂倒聯合治理工作方案》,成立肥東縣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偷倒亂倒聯合執法領導小組,形成打擊偷倒亂倒的高壓態勢,在全市率先建設縣級裝修及大件垃圾處理中心,日消納建筑垃圾50余車次,已消納建筑垃圾約14.82萬噸。

——出臺《肥東縣城鄉環衛精細化作業實施方案》,明確“人工清掃保潔要達到‘六無六凈’標準”“城區所有主次干道和鄉鎮園區重點路段每天2遍沖洗,重點路段、集鎮大街每天至少1遍精細化清洗”“所有公廁每天2遍集中衛生打掃,全天候巡回保潔”,以制度化、規范化保障城鄉環衛保潔的高標準。

——開發文明創建“隨手拍”平臺,發動群眾力量開展不文明現象常態化監督。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相關問題,通過手機拍照上傳到肥東縣文明創建“隨手拍”平臺,由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交辦給責任部門并限時解決。目前,平臺已累計處理群眾舉報19000余條,問題處置率超過98%。

——推行全域文明工作機制,確保肥東縣20個鄉鎮(園區)文明創建同頻共振。推動落實“一票晉優”政策,激發基層創建活力,實現城鄉一體全域創建,包公鎮入選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石塘鎮和長臨河鎮分別入選首批和第四批全國文明村鎮并蟬聯至今。

清單化管理、限時段銷號、閉環式處置……一項項改革舉措擲地有聲,不僅讓一大批“面子”“里子”問題迎刃而解,更折射出肥東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心、力度和溫度。

“這幾年縣城變得干凈漂亮了,馬路上車子也不怎么堵了,公交車站都配了座椅,等紅綠燈也有遮陽棚,特別是菜市場,現在搞得跟超市一樣干凈,創建文明城市,得實惠的是我們老百姓啊。”談起創城變化,今年63歲土生土長的肥東居民丁玉霞喜笑顏開。


回首來路,肥東縣用好群眾“幸福感、滿意度”這塊創建“試金石”,以一個個日新月異、可觸可感的新變化,生動詮釋“創建惠民、創建利民、創建靠民”的創建初心,讓文明肥東的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如今,在文明力量的滋養下,肥東正“向善而行”“向美而生”“向高而攀”,在“全國百強縣”榜單中穩步進位,奮力朝著“GDP、規上工業、商貿業”三個千億目標加速邁進,奏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最強音。

?信息來源:縣委宣傳部

?編審: 李柳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幸福肥東 incentive-icons
幸福肥東
幸福肥東是肥東官方微信號
11140文章數 317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平塘县| 乳山市| 偃师市| 通海县| 湄潭县| 太仆寺旗| 开阳县| 宜兴市| 长岛县| 阆中市| 泰安市| 安阳县| 正安县| 康定县| 石家庄市| 万全县| 特克斯县| 蒙城县| 隆林| 镇安县| 南木林县| 仪征市| 定襄县| 大庆市| 若羌县| 古浪县| 卓尼县| 广宁县| 曲沃县| 五台县| 沐川县| 阿坝| 西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泗洪县| 乌什县| 大新县| 土默特左旗| 堆龙德庆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