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磨憨口岸出關,或乘火車或自駕穿行,經過綿延的群山,就進入了老撾。
老撾是東南亞宗教氣氛最濃郁的國家,同樣也是經濟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
然而近些年,老撾卻成為了不少人旅游、甚至定居的新熱點。
有些人說,是這里的女性十分開放。
也有人說以中國人的收入,誰來這里都能當“土豪”。
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老撾魅力如此之大,經濟又為何落后呢?
老撾這個國家的自然環(huán)境,確實十分特殊。
他是一個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國,周圍被柬埔寨、越南、緬甸等國家包圍,一點大海的樣子都看不到。
內陸國本就不好開展國際貿易,而老撾的情況則更加嚴重。
老撾的總人口大概在758萬,可以算得上地廣人稀。
本來發(fā)展農業(yè)是一條致富之路,但是偏偏老撾又多山,平地很少,不適合種田。
而更要命的是,由于曾經的戰(zhàn)亂,很多地雷至今都沒有被排除。想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農業(yè)生產,對老撾人來說,簡直是用生命來賭博。
農業(yè)和貿易都不行,也難怪老撾的經濟不太好。
不過,歷史上的老撾,也并不總是貧窮的。
1353年,這里曾經出現(xiàn)過一個相當強大的王朝:瀾滄王朝。
然而,和東南亞的眾多國家一樣,老撾也在中國的明清兩朝時期,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
這個決定,也讓老撾獲得了五百多年的和平。
1893年,晚清朝廷羸弱不堪,朝貢體系崩潰。
法國殖民者趁機入侵東南亞,老撾和越南等國家一樣,成為了法國的“保護國”,也就是實質上的殖民地。
二戰(zhàn)前后,老撾又先后在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手中掙扎。
直到1975年,他才成為了真正的共和國。
然而,僅僅過了十幾年,他們又遭遇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經濟再次遭到重創(chuàng)。
在歷史的蹉跎中,老撾喪失了多次發(fā)展起來的機會,幾乎與現(xiàn)代工業(yè)絕緣。
其國內僅有一些不完善的輕工業(yè),重工業(yè)、高科技產業(yè)則完全沒有。
沒有了這些,老撾想要發(fā)展經濟,當然是舉步維艱。
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就是林業(yè)資源。
老撾的山區(qū)綿延不絕,其中不乏柚木、花梨等名貴木材??墒窃跊]有高速公路、又沒有水路運輸?shù)那闆r下,木材的經濟化也是個難題。
不過,好在還有中國。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是木材消費大國。
2001年,中國和東盟的經濟合作全面啟動,老撾也正式與中國建立了經濟往來渠道,木材也開始不斷出口。
老撾這個古老的國家,終于有了一個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
不過,經濟建設并非一日之功。
如今的老撾,雖然比當年好了不少,但是基礎設施仍然比較疲弱。
老撾的首都萬象,已經是他們最為發(fā)達的城市了。
但是在這里,你卻看不到任何的摩天大樓,甚至連柏油路都少。
除了幾條主干道之外,其他的道路都是簡單的土石路。其整體格局和規(guī)模,還不如中國的縣級市,甚至是村鎮(zhèn)。
老撾的生活節(jié)奏,也是出了名的緩慢。
即使是在萬象,他們的小商販,也都是每天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慢慢悠悠地給雇主送貨。
老撾街上的奇景:僧人布施,更是緩慢地代表。
每天早上時間一到,僧人緩步外出,施主用很慢的動作,將米飯、水果捏成團,放到僧人的容器里。
簡簡單單地一個動作,往往要消耗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生活節(jié)奏慢、缺少工業(yè)、經濟欠發(fā)達,這些因素,又直接制約了教育的發(fā)展。
老撾的兒童總是很早就離開了學校,這也使得他們缺少高端的人才,對未來沒有儲備。
除了往中國出售木材,他們很難找到別的經濟增長點。
不過,隨著東南亞其他地區(qū)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老撾也看到了一條新路。
這里的基礎設施差,但是這也意味著,老撾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態(tài)。
如果能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主打宗教和自然牌,至少可以吸引一部分游客前來消費,進而慢慢改善經濟環(huán)境。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老撾的旅游業(yè)確實很有起色。
不同于泰國、柬埔寨等國家,老撾旅游主打“原始”兩個字。
這并不是說這里的生活原始,而是玩法獨樹一幟。
老撾綿延的群山中,已經開辟出了一條條驚險刺激的林間路,很多游客都喜歡駕駛越野車,尋找久違的大自然。
如果玩累了,也可以到城里去休息。雖然老撾的旅游硬件比不上其他國家,但是也能滿足游客的一般需求。
很多去過老撾的朋友,都對這里的女性和物價印象深刻。
雖然經濟落后,但是老撾的女性卻是這個國家的一抹亮色。
不知是不是這獨特的山水賦予的氣質,老撾女性的容貌,在東南亞圈子里是比較出眾的。
而且,她們的性格中,兼具東方女性的含蓄與西方女性的奔放。
幾乎每一座城鎮(zhèn)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女性拋頭露面,打理著家里的店鋪。
如果外來的游客不了解這里,甚至會以為老撾是個“女兒國”。
老撾不同于其他國家,女性往往是家里的經濟支柱。
由于工業(yè)不發(fā)達,這里的男性在三十歲左右,就“退休”了。而守住家業(yè)的任務,就交給了女性。
老撾女性普遍早婚,很多人在18歲便已經成家。
她們也很勤勞,總是能很好地繼承家族的生意。
在服務于游客的時候,她們也會表現(xiàn)出心思細密的一面,考慮得比客人還周到。
老撾的女性,還深愛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
如果你來到她們的店里吃飯,她們不僅會熱情地為你介紹菜品的食用方法,還會告訴你背后的歷史故事。
如果你能在老撾的某些節(jié)日到訪,還能看到老撾女性穿著傳統(tǒng)服飾,展現(xiàn)自己的舞姿和傳統(tǒng)技藝。
她們給人的感覺熱情而不輕浮,能讓客人在不知不覺間,發(fā)現(xiàn)老撾的歷史文化深邃的一面。
至于物價,老撾給人的印象就更加驚艷了。
相比起其他的旅游國家,老撾的物價更加低廉。
往往一頓山野間的大餐,只需要不到百元的人民幣;一杯咖啡,在其他國家往往需要二三十元,但在這里僅需要1.5美元,折合人民幣不過10元。
而這,在老撾已經是很貴的“奢侈品”了。
物價低,自然酒店的住宿、各種各樣的服務項目,收費也不會很貴。
相比起周邊的旅游國家,在老撾游玩的成本要低兩到三倍。
甚至從中國坐跨境動車過去,游玩六天的花銷,也不過是人民幣兩千多元,這還是含往返車票的。
在這里,即使是我們國內的中等收入人群,也能過得如同“土豪”一樣。
有些人在感受過老撾后,甚至還動了定居于此的念頭。
靠著優(yōu)質的旅游資源,老撾的經濟,已經接連好幾年高速增長了。
雖然在疫情肆虐的三年,他們的經濟受到了沉重地打擊。但是在一切過去后,老撾的旅游業(yè)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勢頭。
老撾為了發(fā)展自身的經濟,還學習中國,搞起了引進外資。
而到老撾的投資者,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中國人。
中國的商人,帶去了新的就業(yè)機會,也讓老撾與中國的友誼更加牢固。
在萬象的街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寫著中文的招牌,也能遇到說著熟悉語言的同胞。
中國還將自己的基建能力推進到了老撾,中老鐵路就可以說是兩國交流和國家友誼的象征。
中國和老撾,自古就是友好鄰邦,如今又是經濟發(fā)展的伙伴,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在這里,可能你未必能感受到現(xiàn)代的氣息,但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懷,絕對會讓你流連忘返。
可能這里并不適合定居,但絕對值得探訪一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