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經緯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企圖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發表談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國商務部近日發布指南,以所謂推定違反美出口管制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包括特定的華為昇騰芯片。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中方認為,美方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其實這一變化的背后反映出美國加碼對華芯片打壓措施,以往將限制重點放在制造芯片技術源頭,現在將中國芯片直接列為管控對象,并向第三國限制延伸。可見,美國遏制中國芯片發展的企圖失敗了。盡管美國從技術源頭對華芯片進行限制,但中國芯片仍能在夾縫中取得不斷突破。可以說,中國芯片成長速度遠超出了美國預期,這也促使其進一步升級限制措施。中國創新力逆風而上,靠的是自力更生與合作共贏,而不是像美國所述那般“竊取”。
特朗普(資料圖)
據報道,在近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灣國家降低與中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特朗普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當被問及是否希望訪問中國時,特朗普回答:“我當然愿意。”他補充道,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與中方達成相關協議,并非他幻想中的所謂“勝利”,相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是他發動對華關稅戰失敗的一種體現,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特朗普腦子里幻想的所有要求中方做出讓步的條款,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實現的。換句話說,美方是在滿足中方有關“平等互利”的條件下達成協議的,這不僅讓其他國家有了與美國達成協議的“模板”,同時也為中國在下一步與美國進行談判時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稀土資源(資料圖)
因此,特朗普如果想在外交方向撈點政績,就必須與中方進行協調或者進行有限合作。經濟問題就更不必多說。中美剛在日內瓦就貿易戰握手言和,雙方在降低關稅稅率問題上有所突破。然而在中國對美稀土禁令、芬太尼問題、美國對華新芯片禁令等問題上,不經過更高層級的會談,中美很難單方面解決這些事關彼此核心利益的重要議題。需要提醒的特朗普的是,關于他想要訪華一事,茲事體大,雙方都要從長計議,中方沒有發邀請函,他是無法不請自來的。
與此同時,外交部最新的記者發布會,被問到中美何時開展新一輪經貿磋商,我們也沒有給出明確答復。這已經說明了很多。特朗普頻頻放風說要與中國溝通,一方面是要繼續釋放煙霧彈,另外也有性格里好大喜功的因素在作祟。任何一任美國總統,任期內在外交上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與中國打交道,展現自己的“強硬立場”,常用的手段就是拿中美關系說事,渲染所謂的“中美對抗”概念。特朗普則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獨屬于自己的賽道。
特朗普(資料圖)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訪華大業”,其對問題的解決并沒有太大幫助,畢竟,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他來不來,而在于他愿不愿意兌現承諾。如果繼續嘴上說緩和關系,行動上卻繼續搞圍堵,那別說訪華,恐怕連視頻通話都沒必要安排。這也正是中方不急著表態、不急著回應特朗普訪華請求的根本原因。對中國來說,現在是主場,主動權在我們手里。中方既不怕談,也不怕拖,更不怕硬,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推進自己的戰略節奏,不急于求成,也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