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臺彩禮倡導性標準,遏制過高彩禮的發展勢頭之外,問題導向的“疏”的措施也需要進一步跟上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甘肅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工作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婚俗陋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到2026年底,婚俗陋習顯著減少,彩禮數額逐步下降。
方案明確,要以縣(市、區)為基本治理單元,2025年6月前,由縣級黨委、政府根據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結合當地風俗習慣等實際制定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實際上,甘肅已有多地形成自己的方案。比如,永登縣某村制定了紅白理事統一操辦標準:倡導彩禮不超過6萬元,婚車不超過4輛,婚宴不得超過10桌,禮金不超過百元;定西市某村修訂村規民約,將彩禮上限壓至5萬元、酒席每桌不超過480元。
↑一農村墻壁上刷寫著“拒絕高額彩禮、反對攀比之風”等宣傳標語。圖據ICphoto
近年來,有關農村高額彩禮的報道,屢屢觸動社會神經。高額彩禮,事關青年婚育,關乎鄉村振興,其不僅物化了人格和愛情,也加劇了婚姻焦慮,更偏離了民間禮俗,讓社會各界關注、干預。
聚焦“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近七年來更是六次提及農村高額彩禮問題。也因此,在甘肅多地提出農村彩禮倡導性標準前,其他地區也推出過類似標準。
把農村高額彩禮“打”下來,符合社會公眾,特別是適婚男青年的期望。從甘肅當地媒體的報道來看,以村規民約等方式構成約束力的“彩禮標準”,也取得了實際效果。據《天水日報》報道,某地提出倡導性彩禮標準后,“當地彩禮均降5萬元”。《定西日報》則稱,某鎮“彩禮金額回歸理性區間”。
農村彩禮倡導標準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在一些地區一時間確實起到了實效。但如果期望類似定標準、限額度等“堵”的措施可以徹底解決問題,則是將高額彩禮問題簡單化了。
高額彩禮的盛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傳統觀念中,彩禮被視為對女方家庭的補償,部分女方家庭甚至將彩禮看作必需的養老錢。其次,在一些農村地區,客觀存在的性別比例失衡,讓適婚女性家庭擁有更多話語權,男方不得不提高彩禮增強競爭力。這不僅體現在出生性別比上,更表現在婚姻市場的人口流動上。有專家指出,在出生性別比原本就高,同時女性向發達地區流失越嚴重的地區,彩禮價格越高。此外,由于攀比心理作祟,彩禮金額被不斷推高。
所以,在出臺彩禮倡導性標準,遏制過高彩禮的發展勢頭之外,問題導向的“疏”的措施也需要進一步跟上。比如,進一步完善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障,不斷提升農民基礎養老金,讓農村老人減少后顧之憂,也相應改變老人“彩禮防老”的觀念。另一方面,促進欠發達縣域的經濟發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也有利于農村家庭就近城鎮化,減少性別失衡,進而避免用高額彩禮作為婚姻競爭力。
高額彩禮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不會有“畢其功于一役”的靈丹妙藥,唯有堵疏結合、多措并舉,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高額彩禮。正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在談及相關問題時所講的,農村移風易俗需要常抓不懈、綿綿用力;既要堅決對不良風氣說不,又要幫著農民想出路、找辦法。
紅星新聞評論員李秀明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