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特朗普訪問中東推動和平、印巴簽署停火協議、美伊談判重啟、俄烏沖突顯現和平曙光的大背景下,以色列卻突然撕毀停火協議,于5月19日啟動代號“基甸戰車”的軍事計劃,出動5個師約8萬人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進攻,宣稱要“接管整個加沙”,徹底改變中東局勢的走向。這一行動不僅讓美國陷入戰略困境,更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中國發出紅色警戒,英法罕見同時發難,美國無奈保持沉默,以色列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孤立。
以色列軍事冒險引發國際公憤
以色列這次軍事行動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通過地面占領徹底清除加沙地帶的抵抗力量,建立長期軍事存在,永久性解決加沙問題。以軍不僅集結了大量兵力,還使用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對加沙的基礎設施、居民區、醫院和學校進行了狂轟濫炸。據聯合國統計,加沙92%的房屋被毀,超過2.8萬名婦女和女童在戰火中喪生,1.4萬嬰兒可能因缺乏食物和醫療支持在48小時內死亡。
以色列的暴行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歐盟20日宣布啟動對《歐盟-以色列聯系國協議》的審查,英國同日暫停與以色列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并召見以色列大使表達不滿。法國外長巴羅直言以色列的做法“完全違反國際法”,加沙已變成“死亡陷阱”。
英國、法國、加拿大三國領導人罕見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以色列擴大軍事行動,警告將采取具體措施回應。甚至以色列的傳統盟友意大利、葡萄牙等國也紛紛召見以色列大使進行譴責。
美以分歧加劇戰略困境
以色列此次行動沒有向任何盟友提前告知,導致美英法等核心盟友都陷入巨大被動。特朗普此前剛剛出訪中東三國,帶走了2000億美元的經貿協議,并承諾解除對敘利亞制裁、承認哈馬斯地位、促進加沙停火。然而,以色列的突然發難讓特朗普的和平承諾瞬間化為泡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回應僅強調“哈馬斯對沖突負責”,卻未公開支持以軍新行動,反映出其在中東影響力衰退與國內政治撕裂的雙重困境。
更讓以色列感到不安的是,美國開始繞開以色列推進中東政策。美國與哈馬斯進行秘密談判,推動停火協議,并釋放了一名有美以雙重國籍的被扣押人員。特朗普還宣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這與以色列長期以來的立場相悖。此外,美國與伊朗的談判也在進行中,這讓以色列感到被邊緣化。《耶路撒冷郵報》評論稱,特朗普在出現利益分歧時“幾乎完全不考慮以色列”,以色列發現自己被美國“邊緣化”。
中國展現大國擔當推動全球治理
在以色列的軍事冒險面前,中國展現了大國責任擔當。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迅速發出紅色警戒,將以色列哈里亞-采法特以北等地區設置為紅色區域,要求我國公民停止前往并盡快撤離。這一舉措體現了中國對公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 在外交層面,中國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呼吁立即在加沙實現持續停火,切實緩解人道主義危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強制遷移加沙民眾的言行。中國還與阿拉伯國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的暴行,支持巴勒斯坦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推動“兩國方案”的實現。 以色列的軍事冒險不僅讓自己陷入戰略死胡同,也給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帶來了嚴重威脅。
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以色列必須認識到,依靠武力無法解決問題,只有通過對話和談判,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中國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實現全面、公正、持久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