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高校,正面臨著“被廢”的危機。雖然這個說法有點夸張,但哈佛當下的命運確實有點撲朔迷離。
你要說是別的原因,咱們還能理解,但現實情況是,他們目前遭受威脅的原因,在我們看來是一件非常正義的事。
因為做好事,反而遭到統治者的迫害,你要是不明說,我還以為這事發生在大清呢。
但現實就是如此,全世界最頂尖的高校——哈佛大學,目前和該國總統川川鬧起了嚴重的矛盾。這所許多國家想建都建不出來的高校,竟然被川川多次制裁,嚴重影響了未來的學術研究和發展。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樣的呢?
說到底,引發雙方矛盾的根源不在校內,甚至不在他們境內,而是遙遠的中東。
眾所周知,本輪巴以沖突打響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封鎖和壓迫,無數人生活在煉獄之中。不論雙方士兵如何交鋒,普通人都是無辜的。以軍的行為,是對人道主義的極度無視和踐踏,以至于全世界人都看不下去了。
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為此發出自己的聲音,都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青年們,年輕澎湃,熱血沸騰,內心也更加純凈,自然看不下去這種事。
于是,在大洋彼岸的大地上,許多高校爆發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學。這一活動在2024年4月迎來了一波高峰。
但咱們知道,建立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在美利堅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于是,正義的抗議活動被扣上了“反猶主義”的大帽子,遭到了壓迫。
2024年5月22日,哈佛大學宣布,將其中13名學生的學位文憑剝奪,因為他們參與的抗議活動違反了校規。他們還成立了專項工作組,應對反猶問題。
一個“崇尚自由”的學校,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居然發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確實有點打自己臉了。
哈佛的妥協,換來安定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川川自從今年重新上臺之后,就沒給過哈佛好臉子——
1月29日,川川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加強對反猶主義的打擊。對于曾經爆發過支持巴勒斯坦活動的高校,他也尤為關注,以切斷資金為要挾,迫使各高校根除所謂的反猶主義,廢除向少數族裔傾斜的招生政策等。
4月3日:政府向哈佛發出兩頁正式通知,要求哈佛滿足特定條件才能繼續接受聯邦資助。
4月14日:哈佛終于硬氣起來,認為川川是以凍結資助為手段妄圖操控高校,公開拒絕上述提案,稱其違憲。校長加伯表示:“大學不會放棄獨立性或憲法權利。”隨后,川川團隊宣布:凍結向哈佛大學提供的約23億美元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多年期合同。
4月15日:特朗普宣布將撤銷哈佛的免稅地位,并于5月2日再次強調這一點。
4月21日:哈佛正式發起訴訟,稱川川凍結對該校資助的行為違法。
5月5日:教育部宣布停止對哈佛的新研究資助,稱其持續違反法律義務。
5月13日:反猶主義工作組宣布凍結哈佛額外4.5億美元資助。
5月15日:能源部終止向哈佛的8900萬美元科研撥款,理由包括其種族歧視政策和對猶太學生的騷擾容忍。
可以看到,自從掌權以來,川川對哈佛大學的打壓就沒有停止過。好好的一所高校,竟然淪落為民族主義的犧牲品,實在令人感到悲哀。
而今天我們提到的事件,源自5月22日,老美宣布將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外國留學生。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給了哈佛大學72個小時,如果后者能夠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前者所需的一切資料,那么就可以免于制裁。
而且,這一次不僅針對未來的學生,就連此刻在哈佛就讀的數千名留學生,也包含在內。根據老美的說法,這些學生要么轉學,要么就會失去合法身份。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他們的矛頭根本不是學生,而是學校本身。
學術交流是獲取優質生源、提升科研實力的有效途徑。作為世界頂級高校,哈佛有27%以上的學生都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國際學生和學者的數量超過6800人。如果這些留學生真的被趕走,對學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尤其是這項決定幾乎沒有緩沖期,除了留學生的學業受影響外,很多科研項目或許也會被迫暫停,訪問學者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很多人直言,川川“這是要廢了哈佛”。
由于這項決定從2025-2026學年開始生效,本屆畢業生順利地“逃過一劫”,而從下一屆開始的留學生,就要考慮自己的去留了。
好不容易進入了頂尖高校,卻面臨著被趕走的困境,換了誰能接受?
除了哈佛大學之外,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等高校,也都有可能成為川川針對的下一個目標。常青藤高校,恐怕也未必能常青了。
好在根據最新的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法官杰弗里·懷特當天發布禁令,阻止了在案件審理期間終止各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在內)國際學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
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未來川川是否還有新的制裁措施來要挾這些高校,誰也說不準。想要去這個國家留學的年輕人,真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咱們可以把時間追溯得更久一點,早在關于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之前,老美對留學生的態度就已經不正常了,尤其是對我國留學生,就有諸多限制措施。他們以防止我國留學生與軍方有關的理由,讓許多留學生無法返美,既影響了他們的學業,也影響了他們參與的科研項目。
包括許多華裔的學者,在美也受到了類似的“待遇”。
這對我們來說,沒什么不好的。就像CNN說的,他們正在促使我國人才回來報效祖國。對我國來說,雖然這些人才失去了在國外交流的機會,但也迎來了回國效力的機會,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都說科學無國界,我至今也認同這句話。但有的時候,總是有人把科學上升到其他層面上,無疑是對知識的褻瀆。
一個如此褻瀆知識、學術、科學的國家,還想長期稱霸地球,大家說說,這可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