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商場時,我在門口碰見一個小男孩。
那小家伙一屁股坐地上,嚎得跟啥似的,嘴里還嚷嚷:“我要那個恐龍,我就要!”
旁邊他媽媽一手拿著東西,一邊還拉他起,結(jié)果愣是拽不動。
媽媽臉都急紅了,估計恨不得趕緊找個地方藏起來。
這種情況,還真不少見。
我們帶孩子出去玩,原本想著隨便逛逛,誰知道,他看到這想買,看到那也想買。
你一說“不行”,他立馬倒地上,又哭又鬧,眼淚鼻涕一大把,怎么都不肯走。
那場面,我們真是又尷尬又頭疼。
有時候你也琢磨:“不給買吧,這孩子能哭半天;買了吧,又怕慣壞了。”
反正咋都不是,左右為難。
要是你,你會怎么做?
一:“不哭了就給你買”
很多家長遇到這種事,說出口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別哭了,給你買!”
其實家長這么說,往往是被孩子吵得沒招了。
有時候,真的是沒有辦法。
我們帶著孩子逛商場,孩子突然看上一個玩具,嗓門一哭,大家都看過來了。
我們不是不想給他定規(guī)矩,只是那么多人盯著,真的扛不住。
最后只能說:“好吧,買吧。”
孩子馬上就不哭了,拿到玩具就笑了。我們表面輕松了,但心里卻堵得慌。
我們心里明白,自己是在讓步,但又安慰自己:就這一次吧,也不貴,他還小,大點就懂事了。
可其實,孩子不會等大了才懂事。
因為這一次,他就學(xué)會了:只要我一直哭,媽媽最后一定會答應(yīng)。
所以以后,他會哭得更久,喊得更大聲。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有用。
等孩子習(xí)慣了用哭鬧來換東西,他就慢慢學(xué)不會“等待”、“協(xié)商”和“理解”。
孩子會變得更急躁,更難接受失望,也更不容易和別人平等相處。
他也就慢慢養(yǎng)成了“鬧就有東西拿”的性格。
二:你再鬧,我不要你了
還有些時候,我們實在忍不住了,就開始發(fā)火:
“你再哭我就打你!”
“我走了,不要你了!”
“還哭?你不嫌丟人我還嫌呢!”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其實快繃不住了。
一天忙下來,我們已經(jīng)很累了,心里本來就煩,再碰到孩子當(dāng)眾大哭大鬧,臉上也掛不住。
這股無名怒火,一下就往上躥,壓都壓不住。
我們會生氣,會發(fā)脾氣,會朝他大喊大叫。
孩子也許會安靜下來。
他不哭了,低著頭,不說話,往后縮。
可是這份安靜,不是因為他明白了道理,而是因為害怕。他不是學(xué)會了規(guī)則,而是學(xué)會了躲避。
《全腦教養(yǎng)法》一書提到,孩子情緒激烈的時候,大腦里想的,是“戰(zhàn)斗”和“逃跑”兩種狀態(tài)。
這時候,要么跟你對吼,要么逃避,根本聽不進(jìn)去道理。
安靜下來的孩子,他怕你罵、怕你不愛他、怕被否定。
他的大腦此刻在“防御”,不是在“學(xué)習(xí)”。
我們會覺得,孩子終于安靜下來了,終于不吵鬧了。
但這種“吼出來的安靜”,代價很大。
長期在“不能哭,不能鬧”的環(huán)境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壓抑。
他們可能,在表面上看起來“聽話”,實際上,和別人交往時容易情緒失控。
要不就是對人兇,要不就是容易內(nèi)耗。
更嚴(yán)重的是,他慢慢就不會表達(dá)自己的情緒了。
他平時啥都不敢說,也沒自信,也容易覺得孤單。
三:溫和堅定
還有些家長,會用另一種辦法。雖然慢一些,但效果更好。
出門前,媽媽會和孩子說清楚:“我們只去超市買菜,不買玩具。你要是做到了,回家可以選一本喜歡的書來讀。”
孩子答應(yīng)了。
雖然他不一定記得住,但媽媽還是認(rèn)真說。
到了超市,孩子盯著玩具不放,開始鬧。媽媽不吼,也不心軟買玩具。
媽媽會蹲下來,平視他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也明白你現(xiàn)在有點難過。但我們說好了,這次不買,對吧?”
孩子也許還會哭,媽媽就在旁邊陪著,不發(fā)火,也不哄,拉著他的手,靜靜陪他幾分鐘。
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哭也沒用,反而自己安靜下來。
雖然這次沒買到玩具,卻得到了尊重和邊界感。
這就是情緒引導(dǎo)。
心理學(xué)家約翰·高特曼,稱之為“情緒教養(yǎng)”。
他認(rèn)為,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接納,就是孩子學(xué)會管好自己、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
媽媽沒有壓住孩子的情緒,也沒有被情緒左右。
她做的是引導(dǎo)——既堅持底線,又給予陪伴。
這樣的方法慢一些,但影響長遠(yuǎn)。
在你的回應(yīng)里,孩子認(rèn)識世界,也慢慢認(rèn)識自己。
你讓他知道,情緒是可以被聽見的,他就能慢慢學(xué)會調(diào)節(jié)自己。
這,才是真的“懂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