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昨天在潛江應該打了不少噴嚏,因為有一個叫“多姨”女人背后說了他不少風涼話。
從這個宣泄情緒并咬文嚼字的視頻來看,這位“多姨”應該讀不少書,按說六七十歲的女人、又讀了不少書,應該如春風化雨般展現母性的溫柔與智慧的光輝。
但是沒想到,她對主流媒體稱為“青年楷模”的董宇輝,卻是言語間含沙射影,滿是酸意。引經據典本是雅事,她卻用來攻訐他人,字里行間透著刻薄,這般惡意,著實少見。
視頻里,她用 "蝗蟲、囂張、降智、表忠心、傻氣" 等詞形容支持董宇輝的 "丈母娘" 。
不喜歡一個人,或是不認同其支持者,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充滿攻擊性的詞匯,不僅是對萬千普通女性的輕慢,更暴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
這并非她首次譏諷董宇輝,當董宇輝榮獲人民文學獎傳播貢獻獎時,她便曾以 "老學究" 的口吻譏笑挖苦。
反觀董宇輝,近三年來,他每日在不同場合談古論今,輸出大量關于文學、歷史、詩詞、哲學以及先賢大儒生平故事的知識,為無數人架起了通往文化的橋梁,堪稱 "文化擺渡人"。
即便偶有口誤,個別字讀音有誤,可這些在他所做的貢獻面前,不過是白璧微瑕。
然而,某些 "老學究" 卻對他的價值視而不見,揪住 "口誤" 不放,甚至貶低他是 "九年義務制教育的漏網之魚"。
這些人憑借著自己多讀的幾本書,便對董宇輝陰陽怪氣、指桑罵槐。
既然自認才高八斗,為何不像董宇輝那樣腳踏實地,做些有意義的實事呢?為何要對一個 32 歲低調實干的年輕人抱有如此大的惡意?
董宇輝常說自己是沾了文學的光,正因如此,他心懷感恩,不遺余力地推廣文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號召更多人拿起書本,提升自我。
他所做的,是將知識送到大眾面前,是 "提醒" 而非做學術研究。
比起那位天天炫耀自己是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卻在直播間污言穢語的聶某哲,比起這位自稱為 "作家",卻從書中只學得尖酸刻薄去挖苦他人的 "多姨",董宇輝不知強了多少倍。
"多姨" 稱曾給董宇輝團隊提過建議,老趙也給她提個建議:收起那些酸腐之氣,多些包容與善意。
真正的學識,應是讓人變得寬厚溫和,而非成為攻擊他人的利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