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霸凌,我們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或是統一回復“我們堅決反對”,然而就沒有了下文了,那是以前,最近中國的態度讓全世界都感到驚訝,特別是在“對等關稅”和“華為芯片”這兩件事上。
事件起因:2025年5月19日,馬來西亞數碼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宣布,該國計劃成為首個在全國層面部署華為“昇騰GPU驅動AI服務器”的國家,并預計到2026年底完成3000臺設備的安裝。
美國的壓力與馬來西亞的反應
美國的鼻子不可謂不靈,立即嗅到了危險。就在馬國宣布該消息的第二天,美國立刻頒布了對我國高性能芯片,尤其是華為昇騰芯片進行封殺的文件,表示任何使用華為芯片的行為都被視為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馬來西亞不得不重新評估其立場。盡管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強調該項目是私人企業的合作項目,并非政府對政府,因此不應由政府宣布詳情,但外界普遍認為,馬來西亞撤回華為采購聲明,完全是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安華還表示,在中美競爭的局勢中,維持務實中立立場的馬來西亞,是有吸引力的合作對象。“像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在中國和美國經貿關系緊張的當兒,我們是最佳選擇。”
中國的強硬反擊
對于美國的種種脅迫行徑,中方顯然已經失去了耐性,以前是苦口婆心,勸其回心轉意,或是拿利益進行交換,比如我們會說,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太平洋足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等等。
但現在情況好似有些不同了,美國讓世界各國二選一,那我們也說,可以二選一,換句話說,美國不是喜歡用實力說話嗎,中國現在也開始踐行用實力說話,這也意味著,當今世界的規則游戲有了新的玩法。
世界各國,曾經都習慣了犧牲中國利益,來換取美國的“寬容”,但是現在要小心了,中國的“寬容”不是慈善,當然我們并不逼迫別國選邊站隊,但是我們也不能坐視自己利益被用來踐踏。
中國政府通過商務部發言人強調,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國措施,將涉嫌違反《反外國制裁法》,必須承擔法律責任。這一舉措表明了中國的決心,也表明了一個道理,我們實力起來了,包括科技、軍事、經濟各個方面,我們都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力。
美國的反應與馬來西亞的回應
自從上次“對等關稅戰”后,美國再一次見證了中國的犀利反擊,美國怕了,感覺有點不對勁,或是感覺中國突然變得陌生了,這就對了。
美國理解我國的《反外國制裁法》應該還有層意思,那就是他不僅僅局限于芯片,可能還包括所有行業,膽敢配合美國制裁中國,執行美國的長臂管轄禁令,都將接受到來自中方嚴厲的反制。
美國現在還有很多方面有求于我們,也不敢把事情做絕了,就跟“對等關稅”一樣,到頭來還是自己把自己給套進去了。
因此,美國發布禁令后,很快又松口了,將“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昇騰晶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更改為“警告業界使用中國先進計算機晶片,包括特定華為昇騰晶片的風險”。
小小改動,體現了美國心態和管制程度的變化,也說明我國用實力說話起到作為了。
根據《聯合早報》消息,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出面做了澄清,表示:科技巨頭華為在馬國的人工智能基礎建設項目是否已取消還言之過早。他說,“我們制定的政策非常清楚。我們完全獨立,我們要給國家最好的項目,包括人工智能技術。”
馬國前后的態度又反轉了,可以說聽到了中國的聲音,也看到了中國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和實力。這在以前可能是難以想象的。
如今,無論是通過立法手段強化自我保護機制,還是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推動產業升級,中國都在努力構建一個更加穩固且可持續發展的科技生態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