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斯科的天空再度傳出攔截爆炸聲,俄羅斯人已經很難再把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看作“偶發事件”。
5月23日凌晨,莫斯科市市長索比亞寧證實,數架飛往首都的無人機被防空系統成功擊落。前兩天,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和茹科夫斯基兩大機場亦一度暫停航班起降——這是烏克蘭對莫斯科連續第三天的打擊。
俄聯邦航空署已數次啟動臨時航空管制,交通中樞的脆弱暴露無遺。烏方對此保持沉默,但無人機殘骸卻沉默不了。
而這僅僅是更大風暴的前奏。
普京發聲:無人機之亂,必有回應
5月22日,普京在與庫爾斯克州別洛夫斯基區區長通話時,首次對這輪襲擊公開表態,稱“俄羅斯將對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作出回應”。此番通話,背景也頗具象征意味——區長沃洛布耶夫正是在早前無人機襲擊中受傷,目前仍在住院。
俄國防部通報的數據則更具沖擊力:自5月20日夜間起至22日上午,僅48小時內,俄防空系統共擊落烏克蘭無人機485架,其中63架墜毀于莫斯科州上空,121架攔截于庫爾斯克。
愛國者防線崩塌?俄軍再報“斬獲”
與此同時,俄軍在頓涅茨克方向取得局部進展。據俄國防部22日報告,俄軍已控制新波爾塔夫卡鎮,并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摧毀了烏方部署的兩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外加一個指揮艙與一部雷達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戰果并非空襲成果,而是地面壓制結合遠程精確打擊的產物。俄羅斯軍方顯然不再滿足于被動防守,而是有意尋求縱深破壞烏克蘭防線。
澤連斯基的雙重口徑:無人機攻勢與談判呼聲并行
面對愈演愈烈的戰局,澤連斯基亦在22日晚間例行視頻講話中放出信號,稱烏方“正在努力確保下一次烏俄問題會議盡快舉行”。但他話鋒一轉,又抨擊俄方缺乏“對等準備”,暗示談判意愿“表面熱,內里冷”。
當天早些時候,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的反虛假信息中心主任科瓦連科披露,烏方當日凌晨對俄莫斯科州與圖拉州的軍工綜合體實施了無人機打擊。
表面喊和,實則加碼。這場戰爭從未遠離前線,甚至連“和平”的言辭都變成了戰術的一部分。
緩沖區設立:俄烏邊境新防線成型
5月22日,普京在與政府官員的線上會議中宣布,俄方已決定在俄烏邊境沿線設立“安全緩沖區”。此舉被解釋為對持續空襲與前線壓力的結構性回應。
此番緩沖區并非“設想”,而是已付諸實施。俄軍工程單位正全線推開,部分地區甚至已完成首批基礎設施建設。
烏克蘭外交部隨即回應,稱俄方此舉“證明誰才是和平的真正阻礙者”。然而在無人機殘骸與防空導彈交錯的事實面前,這番指控,更多是義憤填膺的對稱表達。
談判與鐵幕,誰先打開?
這是一場空襲撕開的政治縫隙,也是一輪談判尚未出場的煙火秀。三日內百架無人機擊中俄本土,換來俄軍導彈回禮與緩沖區推進,俄烏之間的戰事邏輯正加速重寫。
澤連斯基呼吁對話,普京構筑鐵幕。表面看似是博弈,實則是結構性轉向:一個正將戰場逼近俄都核心,一個則試圖把邊界“實體化”。
“安全緩沖區”四字聽來是防御,卻未必不是進攻的跳板;“和平談判”四字言之溫和,卻也可能是臨戰前的纏斗籌碼。
這不是誰更愿意停戰的問題,而是誰更能拖住對方的步伐——不止是在戰場,也在節奏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