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竹席的清涼、草席的柔軟、藤席的柔韌,構成了中國人“臥看牽牛織女星”的夏日儀式。
如今走進臥室,空調的白噪音取代了竹席的窸窣聲,冰絲床單覆蓋的床鋪難尋一絲席紋。
這個曾家家必備的“夏日密碼”,為何在科技浪潮中逐漸退場?
各類涼席
作為夏日寢具的主角,涼席家族曾憑借多元材質各領風騷。
讓我們先從那些年陪伴過我們的“涼席初代目”說起。
作為中國傳統寢具,竹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它曾是中國億萬家庭夏日里的“寵兒”。
在過去,夏天睡竹席、吹電扇是每家每戶的夏日標配。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竹席的弊端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
竹席的涼感會隨著接觸時間變長而減弱,只有短時間接觸才會感受到明顯涼意。
不僅如此,長時間使用的竹席,其表面往往會留下一個清晰的“掉色人形”,那是身體長期接觸導致的色素沉著痕跡。
新竹席又難免有竹刺,扎到身上必是讓人一番齜牙咧嘴。
而睡在竹席上的人,皮膚上也常常會壓出一道道細密的席紋印子,仿佛被烙上了獨特的“睡眠印記”。
竹子的吸濕性又比較強,遇到南方的梅雨天氣,竹席縫隙特別容易滋生霉菌,產生異味。
而其不能折疊,不僅清洗晾曬十分麻煩,收納也比較占用空間。
在竹席風靡的日子里,草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
這里說的草席可不是稻草編織成的,它是由柔軟的草莖編織而成。
不同于竹席的堅硬,草席比較柔軟親膚,在涼感上,草席的受熱也相對均勻。
但草莖多是天然有機材料,雖說經過一定的處理,但還是非常容易吸引蟲子,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不知不覺草席就會成為螨蟲的溫床。
皮膚脆弱的人睡了這樣的草席,很容易出現皮炎。
在潮濕天氣里,竹席和草席都容易滋生細菌。
為此,一款新穎時尚的“麻將涼席”應運而生。
麻將涼席有一定的厚度,樣式美觀。
雖然它分量較重,但具備可折疊的特點,清洗、晾曬和收納都十分方便。
這種涼席不僅擁有普通涼席的清涼體感,還解決了市面上常見涼席因潮濕滋生病菌的難題,為人們在炎熱潮濕的天氣里提供了更健康、舒適的選擇。
麻將涼席因其優點,流行一時。
然而,看似完美的麻將涼席,卻在實際使用中暴露了工藝短板。
睡醒出門,被人一眼看到身上的涼席印,就能得知家里睡了什么席子,麻將涼席在人身上留下的印子,比竹席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其制作工藝不好,在睡眠過程中還會出現涼席“夾肉、夾頭發”的情況。
當工藝短板限制了麻將涼席的流行,人們對養生寢具的需求催生出新的涼席形態 。
由天然藤條精心編織的藤席逐漸走進更多家庭。
多數藤席采用天然藤條編織,盡量減少化學藥劑使用,主打環保健康,不用擔心久睡過敏。
藤席表面光滑柔軟,就算睡一整晚,皮膚上也不會留下難看的壓痕。
導熱性良好,能快速吸收人體熱量,而且透氣性佳,藤席的優勢肉眼可見。
同時其本身具有的韌性,能對腰部、頸部起到支撐作用,處理后的藤席韌性強,不易斷裂變形,特別適合久坐、久臥人群使用。
天然藤條散發的草木清香,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讓人更易入睡。
在清潔收納方面,藤席也十分便捷,堪稱涼席中的“王者”。
然而,即便集天然、養生、便捷于一身,藤席仍難逃時代洪流的沖刷。
冰絲席比藤席更軟,散熱性更強。
乳膠涼席相較于冰絲席質地更為柔軟。
貼合肌膚的同時,透氣性更佳,更具備抑制細菌與螨蟲滋生的特性。
盡管涼席家族歷經千年改良,從竹席的粗獷到藤席的精致,卻始終困于材質的物理屬性。
當科技的齒輪開始轉動,一場關于“夏日清涼”的革命早已悄然發生。
更多選擇
曾經的風扇只能吹出自然風來,現在的風扇可以吹出冷風,以前的風扇開起來可能會有聲響,現在的風扇冷風呼呼吹卻完全靜音。
當電風扇都已經改進到如此地步,更別提空調在時過境遷中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不同的空調廠家在市場競爭中,打出了一張張“更節能,更環保,更快制冷,更有性價比”的王牌。
伴隨著空調在市場上的推廣,大眾有了新的選擇可以更快擁有清涼。
蓋棉被吹空調成為了年輕人的時髦,睡涼席這種選擇顯得“老土”起來。
而如果感覺蓋棉被不夠清涼,現在的床上用品也發展迅猛,功能令人驚嘆。
冰絲四件套搭配空調冷風,讓夏日睡眠告別黏膩,夏夜被熱醒的情況漸少。
若覺得冰絲四件套性價比不夠高,莫代爾纖維四件套也是夏日暢銷選擇。
順滑冰涼的膚感,在無形間提高了睡眠質量。
想要更多的養生功能,石墨烯四件套會是不少人的選擇。
其快速吸濕導濕,抗菌抑螨,防靜電,深受對床品功能要求較高的人群喜愛。
天絲制品更是作為四件套中的夏日至尊VIP。
睡在上面如觸云端,四季通用,其高透氣性和吸濕性,加上天然面料光澤,在無形中還可提升臥室顏值。
當空調的冷風裹著智能床品的清涼席卷臥室,涼席的功能性價值開始悄然讓渡。
當水冷/凝膠降溫墊又成為比涼席更加柔軟易收納,又更不易藏污納垢的新選擇后,夏天家中鋪涼席的人,又更加少了。
涼席就這樣逐步退化成為了時代的產物,曾經家家可見的夏日床上用品,終究在科技的發展中蒙塵。
結語
涼席的“退場”,從來不是懷舊的注腳,而是生活智慧的迭代。
當竹席的“冰涼觸感”遇上空調的“精準控溫”,當草席的“天然材質”碰撞石墨烯的“抗菌科技”,我們告別不是“消暑工具”,而是對“將就過夏”的妥協。
藤席的草木香化作記憶的書簽,冰絲的順滑觸感成為當下的答案。
科技從不是情感的對立面,而是讓“清涼”更懂需求:
不必再與螨蟲為伴,不必再受材質局限,每一次納涼方式的升級,都是對“舒適生活”的重新定義。
或許某天涼席會成為博物館的展品,但它見證過的煙火日常,早已融入更輕盈的時代溫度里。
部分消息
麻將涼席怎么逐漸“涼”了|新華網
涼席真的“涼”了嗎? 傳統涼席熱度減退 “新成員”與空調共存|華商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