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在多哈世乒賽男單1/16決賽中,王楚欽以3:0橫掃中國香港選手黃鎮廷,強勢晉級16強。賽后接受采訪時,他直言:“我對這次比賽抱有很大的欲望。”當記者追問“是否想對球迷說些什么”時,他卻罕見地收起笑容,鄭重答道:“感謝的話想留到最后再說。”
圖源網絡
短短兩句話,信息量巨大。從年初澳門世界杯4:0碾壓薩林時的“比賽都在自己想象中”,到亞洲杯橫掃韓國選手后拒絕慶祝、照顧隊友情緒的克制,再到如今多哈賽場的“欲望宣言”,王楚欽的每一次發言都像在拼圖上精準落子,拼出他沖擊巔峰的野心版圖。
圖源網絡
“欲望”二字,是王楚欽給所有人的一顆直球。
當其他選手還在用“盡力而為”“享受比賽”這類標準答案時,他偏偏選擇最鋒利的詞匯剖白內心。這種毫不掩飾的渴望,恰恰是競技體育最動人的光芒。看看他的成績單:2024年德班世乒賽男單亞軍、杭州亞運會四冠王、2025年澳門世界杯零封強敵……這些戰績背后,是無數次訓練中“把球打到對手接不到為止”的偏執,是賽后反復觀看錄像到凌晨的較真,更是他口中“欲望”二字最赤裸的注解。
圖源網絡
他的“感謝保留”,藏著運動員的清醒與擔當。
“感謝的話留到最后”絕非客套。2023年德班世乒賽混雙奪冠時,他與孫穎莎對著鏡頭說“心中石頭終于落地”;2024年釜山團體賽惜敗后,他第一時間攬責:“我的急躁拖了團隊后腿”。這一次,他顯然在等待一個更重的時刻——或許是大滿貫領獎臺,或許是巴黎奧運會的國歌聲中。這種“延遲滿足”的背后,是運動員對目標的極致專注:榮譽未至,不言感激;功成一刻,再謝山河。
圖源網絡
他的野心,正在改寫國乒的敘事邏輯。
曾幾何時,國乒的采訪總是充斥著“傳承”“團隊”的集體敘事,而王楚欽卻敢在24歲的年紀高喊“這是我的主場”。這種個體意識的覺醒,恰恰是中國體育新一代的成長印記。從“龍隊身后的小將”到“扛旗的絕對主力”,他帶著被馬龍摸頭殺時的靦腆笑容,也帶著3:0橫掃張本智和后的霸氣怒吼,在集體榮譽與個人鋒芒之間走出了第三條路——既要五星紅旗升起,也要自己的名字響徹世界。
圖源網絡
王楚欽的“欲望”,從來不是貪婪的索取,而是把每一份渴望都淬煉成球拍上的火星。當他說出“留到最后”時,我們已然聽見了沖鋒的號角。這場比賽,他賭上的不只是技術,更是一個少年將軍“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
你如何看待運動員公開表達“野心”?
王楚欽的哪次比賽最讓你熱血沸騰?
點擊關注,共同見證“欲望”如何煉成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