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行業出大事了!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在香港上市,狂攬46億美元,卻直接把美國投資者拒之門外。
接下來的一套組合拳,可是把特朗普政府給氣壞了。
為什么一家中國企業的上市能讓美國如此跳腳?
美國資本被踢出局,中東土豪接盤
寧德時代這次上市玩了個狠招,用了Regulation S規則。
簡單說就是:這場資本盛宴,美國散戶不準參加!通過機構參加則頗經一番周折。要知道,這可是2025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啊。
香港這次發揮了金融城及自由市場的本質,立了大功!
摩根大通、美銀等雖參與承銷,但美國國會施壓要求其退出,
更氣人的是,此次寧德時代上市吸引了眾多國際投資者,包括中東和歐洲的資本。
科威特投資局等中東資本以及橡樹資本等歐洲資本參與其中,科威特投資局等 23 家頂級機構參與基石認購,占發行股份的 57.1%,其他歐洲資本也搶著入場,首日港股更是暴漲了16%。這明擺著是在說:不帶你美國玩,我們照樣能找到金主!
技術碾壓讓美國望塵莫及
特朗普第二任期一直在推化石能源,可寧德時代的技術進步卻像開了掛。
最新推出的5分鐘快充電池,比特斯拉還在研發的4680電池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現在全球每三輛電動車就有一輛用寧德時代的電池,這個市場份額讓美國企業望塵莫及。
截至 2024 年底,寧德時代擁有及正在申請的國內外專利合計 43354 項,美國車企想繞都繞不開。
這就好比在智能手機市場,你不用安卓系統就得用iOS,根本沒得選!
歐洲建廠讓美國關稅大棒落空
特朗普不是喜歡加關稅嗎?在 5 月 12 日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后,美方對華關稅從145%降到30%,但是威脅還未解除。
結果寧德時代直接在歐洲建廠,匈牙利工廠規劃產能100GWh,就建在寶馬、大眾這些車企隔壁。
要知道,歐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車市場,2025年3月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25.8%,滲透率達25.1%。寧德時代歐洲市占率已超35%,匈牙利工廠將進一步鞏固其主導地位 。
其實美國心里清楚,寧德時代這招叫 “以退為進”。人家把募集來的 46 億美元里的 90% 都砸在了匈牙利工廠,明擺著要在歐洲市場扎根。
寧德時代已與寶馬、大眾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等匈牙利工廠投產,歐洲市場對寧德時代的依賴恐怕又要上一個臺階了。
這一招太狠了:你加關稅是吧?那我就在歐洲生產,貼上"歐盟制造"的標簽,看你怎么加!
而歐盟《凈零工業法案》要求本土清潔技術占比提升,寧德時代的本地化產能恰好符合這一要求,因此可能獲得歐盟補貼 。
歐盟又設廠、還給補貼,這不是往特朗普傷口上撒鹽嗎?
美國有多“酸”?
《彭博社》用"在歐洲給美國挖坑"來形容寧德時代的操作。既沒法用金融手段制約,又難以技術封鎖,硬生生在規則體系里撕開了一道口子。
《洛杉磯時報》的觀察更耐人尋味。報道承認美國在鋰礦等原材料和芯片領域還有優勢,但提到寧德時代的生產效率時,字里行間透著無奈。人家1.7秒就能下線一個電池模組,這種恐怖的制造能力讓美國同行望塵莫及。
這些報道背后,是美國媒體罕見的焦慮。以往都是他們點評別國產業,現在輪到自家后院起火。這種打法,讓習慣了揮舞制裁大棒的美國政客們,第一次嘗到了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滋味。
現在特朗普政府是又急又氣,可一時半會還真拿寧德時代沒辦法。
更讓特朗普政策頭大的是,這才是剛剛開始,已經有很多民企會以寧德時代為榜樣,亦步亦趨的撤離,走同樣的路徑,畢竟,企業早就看清楚了美國市場的本質。
現在,共和黨內部吵成一團,有人要取消新能源補貼,可地方議員不干了:這得損失多少就業崗位啊!
約翰·波德斯塔(中)曾任拜登政府的氣候與清潔能源首席顧問
結語
寧德時代這一波操作,完美詮釋了什么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寧德時代的香港上市和歐洲擴張,本質是一場“避開鋒芒、攻其軟肋”的地緣經濟博弈。美國媒體的“酸”既是對技術優勢流失的恐慌,也是對全球化規則被中國反向利用的無力感。
這場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但寧德時代已證明:在新能源時代,產業鏈的布局權比關稅武器更致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