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學院
壹周匯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目錄
1、外國語學院舉辦“企業家校園行”專題講座
2、計算機學院開展“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勞動教育主題活動
3、繼續教育學院開展“綠色未來,共筑美好”志愿活動
4、以球會友 青春飛揚——國際學院留學生參加學校2025年三大球比賽
5、以數字游戲為翼,借外語之力講好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外國語學院師生赴蘄春管窯開展調研
6、繼續教育學院開展“反詐‘心’防線,筑牢安全堤”活動
7、醫學院學子投身全民營養周宣傳活動
8、繼續教育學院開展“綠色‘凈’校園,安全‘衛’成長”活動
9、電氣學院開展“潤心賦能,綻放青春”心理健康活動
10、AI時代,明辨真偽-電氣學院開展人工智能專題講座
11、勞以啟智潤心田,動以潤心育新人 ——師范學院開展勞動教育實踐系列活動
12、藝術學院開展“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一周快訊
外國語學院舉辦“企業家校園行”專題講座
5月15日上午,外國語學院舉辦“企業家校園行”專題講座。本次活動學院特邀請浙江省永康市久久太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培訓主管、資深外貿從業者程琳璐女士擔任主講嘉賓。學院黨總支書記占贏、副書記易定國及商務英語專業120余名學生參與活動。
程琳璐結合自己15年的外貿工作經驗介紹了全球經濟格局與區域發展特色。她指出,浙江義烏、永康依托 “一帶一路”倡議實現民生產品出口躍升,成為區域外貿發展的典型案例。她鼓勵同學們在校期間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特別要關注身心健康的維護、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商務禮儀素養的提升。她還建議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緊密聚焦區域經濟特色,深度融合語言技能與行業知識,積極從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探尋職業發展的切入點。
在互動環節,占贏結合學生們關切的外貿從業問題隨機提問,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圍繞 “語言技能在跨境電商中的實際應用”“新興市場開拓策略” 等話題踴躍發言。2022級學生王同學表示:“程老師的分享既有宏觀趨勢分析,又有一線實戰案例,讓我們對商務英語的專業價值有了更加立體的認知,也明確了未來學習的重要方向。”
本次講座通過傳遞前沿行業知識與實戰經驗,助力學生們拓寬國際視野,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專業學習熱情。學院將持續推進“企業家校園行”系列活動,深化校企合作內涵,為培育“語言+專業+實踐”復合型人才匯聚更多優質資源,進一步推動學院專業建設發展,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計算機學院開展“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勞動教育主題活動
五月,湖北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圍繞“勞以啟智,動以潤心”主題,開展系列勞動教育實踐活動,1200余名師生踴躍參與,推動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深度融合。
在“機房煥新”實踐行動中,同學們以掃帚為筆、地面為紙,從清潔鍵盤等細節入手,在方寸機房間打造整潔學習空間,培養嚴謹的工匠精神。參與學生表示,清掃過程深化了對專業的敬畏與責任擔當。
志愿者走進社區開展反詐宣傳、環境美化等服務。他們耐心講解反詐知識,清掃街道落葉,用實際行動詮釋“勞動最光榮”。
在“五四精神與勞動同行”為主題的板報創作中,同學們以黑板為畫布,將對勞動者的敬意融入線條與色彩,實現勞動教育與美育深度融合。
在“宿舍文明創建”活動里,同學們比拼疊被鋪床、物品收納等內務整理技能。整潔的宿舍環境,展現出青年學子自律自強的精神風貌。
2023、2024級全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課程周,將課堂延伸至校園與實驗室。同學們在校園勞動、操作精密儀器、參與編程競賽,在實踐中踐行“知行合一”。
此次系列活動以勞動為載體,有機融合思想引領、技能培養與價值塑造。未來,計算機學院將持續創新勞動教育形式,引導青年學子在勞動中增長才干、砥礪品格,努力成長為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繼續教育學院開展“綠色未來,共筑美好”志愿活動
5月16日,繼續教育學院智維公益行動組志愿服務隊前往青龍山公園開展以“綠色未來,共筑美好”為主題的衛生安全志愿活動。
活動當日,志愿者們準時抵達青龍山公園,他們迅速分組行動,有的向過往路人宣傳環境衛生知識,耐心傳遞綠色生活理念,以實際行動播撒環保“種子”;有的對公園步道兩邊展開細致清理,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哪怕是隱藏在石縫中的細小紙屑,也逐一清理出來;還有的整理可能絆倒行人的雜物,以保障大家在公園內的健康與安全。
活動現場特設置了創意互動環節,志愿者們收集地上形態各異的樹葉,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修剪、拼貼、塑形等步驟,將樹葉變成一幅幅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經過加工處理,制作成獨具創意的貼紙。返途中,大家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興致勃勃地分享著活動中的趣事與感悟,歡聲笑語在道路上空回蕩。
此次“綠色未來,共筑美好”志愿活動,在志愿者們共同努力下,青龍山公園的整潔度與安全性顯著提升。同時,同學們的環保責任感也得到進一步強化。
以球會友 青春飛揚——國際學院留學生參加學校2025年三大球比賽
近日,學校2025年足球、籃球、氣排球三大球比賽火熱舉行,國際學院留學生踴躍參與,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身比賽,用運動詮釋青春活力。
綠茵場上,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配合默契,在足球比賽中盡情奔跑、激烈拼搶。來自坦桑尼亞的IBRAHIM ISMAIL KITINGA和巴基斯坦的AHRAR HAFEEZ更是以精湛的技術,贏得了賽場觀眾的陣陣喝彩。經過小組賽、半決賽層層較量,國際學院男子足球隊順利進入決賽。決賽中,常規時間內,國際學院與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戰成2:2。在點球大戰中,國際學院以5:4戰勝對手,最終問鼎冠軍。
籃球賽場,留學生們身手矯健,精準投籃贏得陣陣歡呼。
排球場地內,隊員們相互鼓勵,每一次扣殺都展現出頑強的競技精神。比賽過程中,留學生們不僅展現了出色的球技,更在與其他學院同學的交流中,傳遞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此次比賽,留學生們以球會友,他們在揮灑汗水中收獲友誼,在奮力拼搏中展現青春風采、蓬勃的朝氣與團結協作精神。
以數字游戲為翼,借外語之力講好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外國語師生赴蘄春管窯開展調研
5月18日,外國語學院王建邦教授帶領學生團隊深入湖北蘄春管窯鎮,開展“數字創新+非遺傳承”文化調研活動,旨在借助外語學科優勢,以獨特的游戲形式講好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展現上古華夏文明的魅力,讓古老的管窯陶器文化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
調研過程中,王建邦教授團隊深入管窯鎮的陶藝作坊、歷史遺址,與當地制陶匠人、非遺傳承人進行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管窯陶器的制作流程、工藝特色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學生們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拍攝影像資料、收集歷史文獻、采訪當地居民等方式,全面挖掘管窯陶器文化的豐富內涵。大家通過調研了解到大量有關陶器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源自古老的民間傳說,有的與華夏文明的族群融合息息相關,還有的與《山海經》神話文化遺產緊密相連。
基于調研成果,團隊計劃開發一款以陶土為核心元素的外語類游戲。通過游戲任務與劇情推進,玩家不僅能體驗到管窯陶器的獨特魅力,更能深入了解中國傳統陶藝文化以及華夏文明的深邃內涵。該團隊將憑借自身的語言優勢,助力游戲走向國際市場,讓世界聽見中國文化的聲音,促進華夏文明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與交流,推動不同族群對華夏文明的認知與融合。
此次“數字創新+非遺傳承”探索之行,是蘄春管窯陶器文化傳播的重要突破,為管窯陶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更為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利用外語學科優勢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外傳播華夏文明提供了寶貴范例。
另悉,蘄春管窯作為歷史悠久的制陶勝地,素有“窯州”之稱。其精湛的制陶工藝,承載著深厚的荊楚文化底蘊,是華夏文明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然而,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傳統制陶技藝的傳承與推廣面臨諸多挑戰。
繼續教育學院開展“反詐‘心’防線,筑牢安全堤”活動
5月18日,繼續教育學院在X2-204教室開展了“反詐‘心’防線,筑牢安全堤”主題活動,旨在增強師生反詐防騙意識,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活動伊始,主持人就活動目的與流程進行詳細闡述,著重介紹小品表演與互動環節。小品展示環節,同學們生動演繹常見詐騙手段,讓參與活動的師生直觀了解詐騙分子的作案方式。互動問答與案例討論環節,引導師生深入學習“三不原則”(不信、不貪、不轉賬),并掌握緊急應對技巧。輕松幽默的表演形式,讓反詐知識深入大家的心中。
主持人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再次強調反詐關鍵要點和應對策略,呼吁師生時刻保持警惕之心,主動學習反詐知識,積極參與反詐宣傳,攜手筑牢反詐防線,共同守護財產安全與美好生活。
醫學院學子投身全民營養周宣傳活動
5月21日,醫學院游細玉老師帶領2024級護理專升本三班、四班的同學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第十一屆全民營養周”宣傳實踐活動,普及科學營養與健康知識,用專業知識與青春活力,為下陸區康養中心的老人們送上了貼心的的關懷。
此次全民營養周宣傳活動由黃石市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專委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專委會聯合五醫院、湖北理工學院、安利黃石公司聯合舉行,通過政府、醫院、企業、高等院校等機構全面聯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分享營養知識,從飲食到運動,從養生到急救,把健康知識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活動中,黃石市第五醫院的醫護人員為老人們演示了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他們結合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狀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相關急救知識,邀請老人及現場觀眾上臺進行實操練習,并進行一對一的耐心指導,幫助大家切實提升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在現場,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同學們與五醫院的醫護人員一道,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老人測量血壓,詢問老人的日常作息和身體狀況,認真記錄數據,還不時提醒老人注意飲食和作息規律。遇到血壓值異常的老人,同學們詳細地向其講解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并給出合理的建議,叮囑他們及時就醫檢查,現場充滿了溫暖與關懷的氛圍。
在輕松的氛圍里,醫學院學生來子安登場登臺表演了精心編排的古風舞蹈《上林賦》。安利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老人們演示了美味又營養的早餐制作過程,讓老人們直觀地感受到營養早餐的魅力。他們還教老人一起做養生操,在輕松鍛煉中感受著養生的樂趣,讓老人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懷。
繼續教育學院開展“綠色‘凈’校園,安全‘衛’成長”活動
為營造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提升學生的衛生安全意識,5月21日上午,繼續教育學院在毓竹公寓開展以“綠色‘凈’校園,安全‘衛’成長”為主題的衛生安全活動。
活動現場,部分志愿者圍繞個人衛生、傳染病預防、食品衛生、宿舍衛生等方面展開知識 宣傳。從日常手部清潔的重要性,到食品保質期的辨別技巧,再到垃圾的投放及分類,內容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全方位引導學生重視衛生安全。
另一部分志愿者化身為"校園美容師",分組對宿舍周邊的垃圾和雜物進行清理,全面清掃校園小徑、草坪等公共區域。清理過程中,他們嚴格按照垃圾分類標準,將各類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此外,活動現場設置了互動問答環節,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激發學生思考,加深其對衛生安全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本次活動,不僅向學生傳遞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還切實改善了校園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構建安全、衛生的校園環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電氣學院開展“潤心賦能,綻放青春”心理健康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育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5月19日下午,電氣學院心理部策劃的“潤心賦能,綻放青春”心理健康活動在求實“一站式”學生社區舉行。
活動從“青春盲盒”破冰開啟,同學們從盲盒中抽到的卡片:初戀、掛科、考研……關鍵詞描述可幫助參與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讓心里積壓過多的負面情緒,通過合理宣泄、培養興趣、旅游散心等多種方法和渠道釋放出來。
在接下來的互相夸贊環節中,參與者大聲讀出對方寫給自己的優點,“她可愛陽光,喜歡分享美好……”,贊語如春風,拂面暖心胸。互相夸贊有助于提升自信,改善情緒狀態,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同時能增進人際關系,給予情感支持,讓人在相互認可中獲得歸屬感,緩解心理壓力。
大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期,面臨學業、社交、就業等多重壓力,易產生心理困擾。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他們高效學習、積極社交,以樂觀心態應對挑戰,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本次心理健康活動圓滿完成,有助于大學生認識自我、提升心理調適能力,培養積極心態,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AI時代,明辨真偽-電氣學院開展人工智能專題講座
本網消息5月20日,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在求實一站式社區102舉辦“AI時代、明辨真偽”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特邀請電氣學院專任教師陳航博士主講,電氣學院輔導員及約50名學生代表參加。
講座伊始,陳航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歷史沿革,從人工智能技術的萌芽,講到爆火的ChatGPT、Deepseek、MidJourney等AI工具的使用,陳航老師結合案例向同學們介紹了生成式AI在文本創作、圖像生成、視頻制作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引發了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的熱情和興趣。
陳航老師指出:“雖然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但AI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虛假信息的泛濫和身份偽造的風險。”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感受AI技術的強大能力,老師現場展示了AI換臉(Deepfakes)技術,播放了一段經過Deepfakes處理的視頻,向同學們演示了如何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將一個人的面部特征替換到另一個人的視頻中,引導現場的同學們通過觀察人物的面部細節、光影一致性、聲音與口型以及AI檢測軟件等對可疑對象進行初步分析,提高自身的鑒偽水平。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來自24級人工智能專業的一名學生說:“以前只覺得AI換臉很好玩,沒想到背后有這么多安全隱患。這次講座讓我學會了如何識別虛假視頻,感覺自己的‘防騙’能力提高了。”來自24級電氣一班的學生表示:“作為數字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會用AI,更要懂AI,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電氣學院輔導員總結道:“AI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使用它。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講座,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AI技術,多角度驗證,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能防范潛在風險。”
電氣學院舉辦此次AI專題知識講座,不僅向廣大學生普及了最新的AI技術,加強了學生的鑒偽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防范詐騙的安全意識,而且通過推動學業導師進社區,將優質教育資源引入社區,拓展了師生互動空間,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為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標做準備。(通訊員 郭愛)
勞以啟智潤心田,動以潤心育新人 ——師范學院開展勞動教育實踐系列活動
近日,湖北理工學院師范學院圍繞“勞以啟智,動以潤心”主題,有序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在校園內外繪就了勞動育人的生動畫卷。
志愿清掃:校園與公園的文明煥新
志愿清掃行動中,師范學子化身為環境守護者,讓文明之風遍拂校園。青龍山公園內,志愿者身披紅色馬甲,如靈動的文明使者,手持長夾、垃圾袋展開“地毯式”清理;圖書館內,志愿者以勞動為筆,為知識殿堂注入活力——清掃地面的同學俯身清掃,讓潔凈與靜謐共生;搬運書籍的同學雖肩扛重物仍步伐穩健。汗水浸濕的衣衫是他們無私奉獻的生動體現。
師范樓美化:勞動繪就美學新景
師范樓美化中,同學們以粘土為“魔法材料”,構建起勞動與美學的共生空間:水泥墻面繪就藝術長廊,樓梯窗臺變身微型劇場,綠植區點綴蘑菇精靈與粘土蝴蝶,草坪邊緣立起粘土小花,展示臺搭建“四季之窗”。十余處特色景觀將勞動教育與空間美化深度融合,引得師生紛紛駐足贊嘆。
農耕課堂:田間求知的實踐之旅
綠油菜地的“農耕體驗”中,師范學院實踐課老師化身“田間講師”。她先講解農作物生長周期,再傳授耕種技巧,將現代農業知識娓娓道來。學生們仔細聆聽、踴躍提問,與老師積極互動。實踐環節,大家分組協作,翻土、除草。盡管泥土沾腿,師范學子依然熱情高漲,在躬身勞作中真切感受農耕的意義與樂趣。
這一系列活動,是師范學院落實勞動教育、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實踐。師范學子以躬身實踐鐫刻勞動精神,以匠心創造錘煉育人品格,讓每一份勞動的汗水都凝結成未來引領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精神力量,為站上講臺培育時代新人筑牢信仰之基、能力之石。
藝術學院開展“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主題教育活動
本月,為弘揚勞動精神,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深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學院全體學生開展了以“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在勞動中汲取成長力量。
一段段精心挑選的學習視頻拉開了活動的序幕:“系好人生的第一顆紐扣”的視頻,強調了勞動教育在個人成長和價值觀塑造中的關鍵作用,提醒同學們要從勞動中學會擔當與責任,激勵同學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以平凡創造不凡,致敬勞動者”的視頻,則用平凡勞動者的感人故事,詮釋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真諦,引發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
隨后,活動進入學習討論環節。班主任老師們指出,在新時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將勞動精神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此次“勞以啟智 動以潤心”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視頻學習和理論講解相結合的方式,讓同學們深刻領悟了勞動精神的內涵和價值,藝術學院的同學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勞動精神,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圖文來源|湖北理工學院
編輯|新媒體部 孫千城
審核|新媒體部 易子煊 游子逸
終審|范曉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