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狗的日子里,狗狗的叫聲就像一門獨特的“語言”,時刻傳達著它們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作為飼主,如果能讀懂這門“語言”,就能更好地理解狗狗,和它們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連接。今天,咱們就來深入解讀狗狗叫聲背后的5個心理原因,以及飼主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讓你成為狗狗的“知心好友”。
一、“好開心”“好開心”——興奮愉悅的歡叫
(一)叫聲背后的快樂密碼
狗狗在開心或高興的時候,常常會通過叫聲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當它們玩得正起勁,進入興奮狀態時,會發出高亢的“汪汪!”叫聲。比如,你和狗狗在公園里玩飛盤,它成功接住飛盤的那一刻,就會興奮地汪汪直叫,仿佛在向你炫耀它的本領。
當主人回家時,狗狗也會高興地叫個不停,尾巴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還會用前腳輕輕跳躍,仿佛在說:“主人,你終于回來啦,我可想死你啦!”吃飯和散步的時候,如果狗狗覺得特別享受,也會發出歡快的吠叫,這是它們對美好生活的由衷贊美。
(二)應對策略:平衡興奮與冷靜
和狗狗一起玩耍時,我們可以盡情地和它們一起情緒高漲,讓它們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和快樂,這樣會讓它們更加喜歡主人。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需要讓狗狗冷靜下來,或者糾正它們亂蹦亂跳的習慣。
這時候,飼主就要冷靜應對了。不要和狗狗四目相對,因為直視在狗狗的世界里可能是一種挑戰的信號,會讓它們更加興奮。我們可以背對著它,在它叫的時候不要理會它,讓它知道這種過度興奮的行為是不會得到回應的。經過幾次這樣的訓練,狗狗就會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那么容易興奮過度啦。
二、“看這邊”——吸引關注的渴望之音
(一)叫聲背后的“小心機”
狗狗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知道如何吸引主人或親近的人的注意。當它們想要和你互動,或者想要得到你的關注時,就會發出“喂喂!”“看這邊!”這樣的叫聲。
它們心里可能在想:“主人,快看看我呀,我這里有好玩的事情呢!”有時候,這也會成為你和狗狗交流的契機,但如果每次狗狗一叫,你就立刻回應它,狗狗就會學習到“叫的話就會被搭理”,從而誤以為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長此以往,狗狗可能會變得任性,只要想要關注就會不停地叫。
(二)應對策略:適度回應,培養獨立性
為了避免狗狗養成這種任性的習慣,當它發出吸引關注的叫聲時,我們要注意不要每次都回應它。可以先觀察一下狗狗的情況,如果它只是偶爾叫一下,沒有其他異常表現,我們可以暫時不理會它,讓它知道不是每次叫都能得到關注。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狗狗的需求。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主動和狗狗互動,給它們足夠的關注和陪伴,讓它們感受到我們的愛。這樣,狗狗就不會因為缺乏關注而頻繁地叫啦。
三、不安、寂寞……——脆弱內心的求救信號
(一)叫聲背后的孤獨與不安
當狗狗發出“啾啾”“啾啾”的叫聲時,可能是它們感到不安和寂寞了。它們可能會在自己的床上或者窩里這樣叫著,或者一邊盯著主人一邊“怦怦”地叫著,仿佛在向主人訴說自己的孤獨。
比如,當你長時間不在家,狗狗獨自待在家里的時候,它們可能會因為想念你而發出這樣的叫聲。或者當它們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的一切都不熟悉,也會感到不安和害怕,從而發出求救般的叫聲。
(二)應對策略:給予安全感,避免任性養成
聽到狗狗這樣的叫聲,很多飼主可能會不自覺地擔心,想要溫柔地疼愛它。確實,在狗狗感到強烈不安和壓力的時候,這樣的應對能讓它們安心。但是,如果總是這樣在狗狗吠叫的瞬間就給予回應,狗狗就會變得任性起來,以后只要感到不安就會通過吠叫來獲取關注。
正確的做法是,當你發現狗狗缺乏交流或肌膚接觸時,不要在它吠叫的瞬間就去安慰它,而是在其他時機增加和它的互動。比如,每天下班回家后,先和狗狗玩一會兒游戲,摸摸它的頭,抱抱它,給它一些零食,讓它感受到你的愛和關注。這樣,狗狗就不會養成過度吠叫的習慣,同時也能從根本上消除它們的不安和壓力。
四、“走開!”——警惕與警告的怒吼
(一)叫聲背后的危險警報
狗對周圍的對手有警戒、警告、攻擊的意思時,比起單純的叫聲,更傾向于吠叫、呻吟等行為。當它們心里想著“不要再靠近我了”的時候,就會“嗚”地呻吟一聲,這是在向對方發出警告,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底線。
如果感到更危險,它們就會“汪汪!”并通過吠叫給予更強烈的警告,仿佛在說:“我已經很生氣了,你再靠近我就不客氣了!”另外,當狗狗具有強烈攻擊性的時候,“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會繼續吠叫,這是它們準備發動攻擊的前兆。
(二)應對策略:保持冷靜,避免刺激
這種時候,如果我們強行接觸狗狗,會讓它加強警戒心,甚至可能會轉而攻擊我們,所以一定要十分注意。當狗狗感到危險時,我們不要與它對視,因為對視在狗狗看來是一種挑釁的行為,會讓它更加緊張和憤怒。
我們可以安靜地采取其他行動,比如慢慢地后退,離開狗狗的視線范圍,避免不必要的刺激。等狗狗的情緒稍微平靜一些后,再嘗試用溫和的語氣和它交流,讓它感受到你的友好和善意。
五、“好痛!”——痛苦折磨下的哀鳴
(一)叫聲背后的身體傷痛
就像狗狗感到焦慮時會發出“啾啾”“啾啾”的叫聲一樣,當它們感到身體疼痛或痛苦時,也會發出這樣的聲音。特別是不太想動,蜷縮著身體叫的時候,可能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疼痛。
比如,狗狗不小心受傷了,或者身體內部出現了疾病,它們就會通過叫聲來傳達自己的痛苦。除此之外,如果狗狗沒有食欲,不喜歡觸摸身體等,這些情況都可能暗示著它們身體上出現了問題。
(二)應對策略:及時就醫,關愛呵護
一旦發現狗狗有這樣的表現,我們要高度重視,盡快帶它到動物醫院就診。醫生會通過專業的檢查,找出狗狗疼痛的原因,并給予相應的治療。
在等待就醫的過程中,我們要給狗狗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它能夠好好休息??梢杂脺厝岬穆曇舭参克?,摸摸它的頭,讓它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給狗狗按時服藥,幫助它盡快恢復健康。
總結與呼吁
狗叫雖然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些吵鬧,甚至會產生誤解,認為它們有攻擊性,但其實未必如此。狗狗的叫聲背后隱藏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原因,有因為對飼主的愛和撒嬌而叫的,也有因為憤怒、疼痛或者不安而叫的。
只從叫聲來解讀狗狗的心理和理由可能很難,但結合狗狗的表情、動作等,就比較容易判斷了。比如,當狗狗開心地叫時,它的尾巴會搖個不停,眼睛閃閃發光;當它感到不安時,可能會夾著尾巴,耳朵向后貼。https://blog.nnqz.cn
作為飼主,我們平時就要好好確認愛犬的情況,用心去理解它的心情,做出適當的應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狗狗建立起更加和諧、親密的關系,讓它們在我們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狗狗最貼心的“守護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