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抬手準備發球,看臺上突然炸出刺耳辱罵。
那聲“別再遮了”劃破賽場,直播鏡頭都捕捉到異響。
她手指懸在球拍上方頓了頓,抬頭瞬間眼底有光閃過。這是多哈世乒賽女單決賽,對陣雙方是孫穎莎和王曼昱。兩人國際賽場交手24次,孫穎莎15勝卻剛被對手零封終結連敗。
比分膠著到第五局,王曼昱10:9握賽點時,爭議一幕突然降臨。辱罵聲讓現場觀眾瞬間沸騰,央視解說直言“破壞比賽節奏”。有人迅速定位發聲者位置,社交平臺很快出現打碼曝光圖。
配文寫著“都是中國人,請給孫穎莎道歉”,評論區罵聲一片。當事人卻像沒受影響,低頭盯著球臺繼續發球,眼神愈發堅定。
她連追3分以12:10拿下關鍵局,第六局王曼昱救4賽點拖入決勝。
最終孫穎莎4-3鎖定勝局,賽后卻主動說“我們都是勝利者”。
這場內戰勝利背后,暴露出日益明顯的飯圈亂象陰影。男單賽場曾出現一邊倒加油聲,林詩棟幾乎被主場氛圍“冷落”。亞洲杯頒獎時王曼昱發言,竟有粉絲大喊孫穎莎名字攪局。
她當時無奈提醒“保護嗓子”,笑容里藏著說不出的尷尬。
這些年類似場景頻繁上演,張繼科球迷會的文明指南成了對比。2016年他們就倡議“發球時保持安靜”,如今更顯珍貴。人民日報今年3月發聲倡導文明觀賽,直指賽場飯圈化問題。
國家體育總局也曾強烈譴責擾亂秩序行為,整治行動早已開始。
但為何極端行為仍屢禁不止?利益驅動還是規則漏洞?
多哈賽場的混亂不止于此,裁判誤判和安保漏洞同樣刺眼。球員大巴迷路、球拍檢測生疑,主辦方操作引發信任危機。
可最該警惕的,還是球迷群體中滋生的畸形支持心態。
當加油變成攻擊對手的武器,當應援演變為擾亂賽場的工具。我們是否忘了,運動員最需要的,是公平競爭的環境?孫穎莎們在球臺上拼的是技術和心態,不該被場外雜音干擾。
體育精神的核心是尊重,無論是對手還是自己人。那些躲在看臺上的刺耳聲音,真的懂什么是真正的支持嗎?當五星紅旗因她們的拼搏升起時,任何破壞團結的行為都不該存在。
希望下次內戰賽場,聽到的只有掌聲和加油,沒有傷人的利刃。這需要所有人反思:如何讓熱愛不越界,讓支持更有溫度。
畢竟在國際賽場上,我們首先是中國隊的后盾,而非某個人的私域。記住,真正的球迷,會在發球時保持安靜,在得分時盡情歡呼。這才是對運動員最大的尊重,也是體育精神最美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