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希望下一屆展會舉辦前,你能來我們克羅地亞,實地感受一下我們的文化,相信會讓我們的合作更上一個臺階!”
5月25日,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閉幕,在展商撤展前,克羅地亞展商Bojan緊緊地擁抱了他最信賴的中方伙伴之一,并向她發出誠摯的邀請——被Bojan親切地稱為“Alice”的,是55歲的吳裕鳳。
圖為吳裕鳳和Bojan一起接待客商。 張文勝 攝
吳大姐住在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泰悅社區,只有初中文憑,卻是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上為克羅地亞展商提供服務的“專用翻譯”。
受克羅地亞參展商邀請
她幫忙銷售產品對接客戶
本屆博覽會,有近1500家中外企業匯聚在浙江寧波這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相互碰撞思想、探尋機遇、深化合作。
吳裕鳳則代表著Bojan,每天帶著10名工作人員穿梭在展位間,流利地介紹著來自地中海沿岸的黑莓酒等特色產品。
今年,她的身影和事跡也在國際社交平臺得到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官方賬號的轉發和推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賬號轉發推介了吳裕鳳的事跡
“受克羅地亞參展商邀請,每一屆博覽會我都會過來幫忙,主要幫他們銷售產品、對接客戶。”吳裕鳳告訴本報記者。
一直以來,吳裕鳳都能贏得外商的交口稱贊:“她考慮問題特別周到,經驗豐富,總能巧妙營造商務洽談氛圍。”這位克羅地亞商人感慨。
在吳裕鳳的助力下,Bojan的黑莓酒逐漸打開中國市場,去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
今年這屆博覽會召開前,吳裕鳳還向Bojan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把更多代表克羅地亞特色的產品帶到中國來,比如具有記憶點的文化產品,而不是單純地只賣酒。聽勸的Bojan帶來了當地博物館銷售的一款水杯,十分具有辨識度,也得到了不少客商的關注。
36歲學習英語
成為志愿者服務外國朋友
初中文憑的吳裕鳳,英語之路始于2006年。那時兒子寄宿上學,36歲的她空下來,決定學英語。
幫丈夫修理電動機時,她會心中不停地默念剛學的單詞;家里的電視常年鎖定央視英語頻道;翻爛的英語書籍堆起來有近半人高。
2015年,她加入寧波火車站“藍精靈”志愿服務隊,為外籍旅客提供翻譯服務。
第一次幫外國游客指路時,她的手心全是汗,但對方的一句“Thank you”讓她信心倍增。
2016年,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上,拉脫維亞參展方急需英語翻譯。吳裕鳳主動請纓,不僅出色地完成任務,還獲評“優秀志愿者”。這次經歷,也成了她與中東歐客商緣分的起點。
2017年,她開始為克羅地亞參展商Bojan提供翻譯服務,這段合作便一屆屆延續至今。
合作8年,兩人從工作伙伴變成了老朋友。Bojan會給吳裕鳳寄生日禮物,吳裕鳳兒子結婚,Bojan送上8箱黑莓酒,逢年過節雙方都相互問候。“Bojan來中國都會到我家做客。”她開心地告訴記者。
吳裕鳳笑著表示:“我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樣,積極勇敢地去投入參與中外交流活動,去結交更多‘新朋友’。”
潮新聞 記者 鄒宸 寧波鄞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文勝 通訊員 任澤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