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為什么不退出主科?終于有人講明白了!英語退出主課,很容易形成階級固化,一旦退出,窮人娃就基本完全退出高學歷競爭了,畢竟哪個碩博不看英文文獻,而眾所周知提升學歷是低成本提升階層的主要途徑!
英語像喜馬拉雅山一樣,無數偏科的學生夢碎高考,但倘若要是英語真沒了,這些偏科戰神真的能如愿考上好的大學,為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嗎?
不少人對英語態度很差,認為很多學生他們本該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卻因為英語不及格,英語考的分太低只能去一般的學校。
這話說的很自信,仿佛英語翻身很大的錯誤,嚴重阻礙了不少學生的進步,甚至大言不慚的說到,英語已經不適應中國的教育需求,退出主課勢在必行,這是很多人的愿望,但事實知道呢如此嗎?
英語值得學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中國需要跟上全球腳步,也為了跟更多合作伙伴保持穩定的合作。
有人覺得,這太假大空,中國已經足夠強大,應該外國人主動適應中國的語言,學習中國的文字,而不是反過來中國始終堅定不移的適應國外的規矩。
從貿易上來講,中國小商品產業遍布全球,任何一個國際大廠都離不開跟中國的合作,包括蘋果、高通、微軟大眾、寶馬等等高精尖企業,他們之間的合作已經密不可分。
而要跟這些產業打交道,是必須要跟外國人溝通,不管是什么國家人,掌握一門外語都是必不可少的,起碼得知道別人是在正常談合作還是坑人,國際上的交流,中英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說跟外國人進行溝通,終究是那些大公司的事情,他們才需要英語翻譯,這不正好讓英語成為選修,他們有英語翻譯的需求,這些學英語的讓他們給全包了就行,普通人跟外國人也沒什么接觸,更不會用英語交談。
這話說的確實不假,99%的人學習英語一輩子跟國外人沒接觸,從這方面來看,英語完全就是雞肋,對生活提供不了任何幫助。
但教育是為了干啥,有人說是為了讓人民擺脫文盲,還有人說是為了找到人才,培養人才。
要是從認字角度上來說,早在初中就能完成這樣的任務,向高中學習,實際上是知識跨越,事實上,像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對中考的分流尤為夸張。
既然已經不是文盲了,那就讓有能力學習的人全部搶奪更好的資源,讓沒能力學習的人全部卷入工廠,當然經過學習的人總比普通工人有優勢,他們還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孩子跟孩子的大腦是相同的,但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這是學生們拉開差距的地方,高中教育是什么,是篩選人才,但不是孤立的篩選某方面的人才,而是全方位的人才。
你說你物理偏科,偏科的非常嚴重,物理110分,英語70分,有物理競賽去打比賽,你說你動手能力弱,英語30分,國家有相應的活動,拿下國獎,也能進好學校,你說生物很好,英語很差,有生物競賽,你說數學很好,有數學競賽,拿獎直接免試。
國家給偏科的孩子留了一條路,但更多的是平庸的各科目成績外帶成績更差的英語,這些人是不是人才沒有人能判斷,但高中差不多是人生的1/4,開竅再慢,也該開竅了。
剩下的人各憑本事,各顯神通,好成績就去好學校,成績一般就去一般學校,事實上大部分覺得英語該取消的小孩子家長反而不多,高考生家長的聲浪更大,因為對小孩子來講,不管是物理、生物、化學還是英語,對孩子對家長都是未知的科目,都是從零開始認識。
英語反而還格外的簡單,因為英語不需要理解,純粹的就是記憶,1就是1,2就是2 ,它不會像語文那樣考你思想和理解,也不會像歷史那樣,闡明觀點,輸出想法。
高中已經是一個分水嶺,英語只是進修人才的門檻,到了大學之后你就會發現,曾經引以為傲的物理數學好成績都不算什么,反而英語才是硬通貨,倘若不想選擇進修,無論學英語好不好都不影響成績,倘若選擇進修,英語也是最簡單的一個。
看不看文獻,只是一種能力,可也是他們最容易提升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