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軍貿讓外網炸了鍋。2025年5月,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高調宣布,以42億美元天價采購40架中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制的“梟龍”Block3戰機。單價1.05億美元,
這個價格不僅刷新了中國戰機出口紀錄,甚至超過了部分西方四代半戰機的裸機售價。消息一出,國際輿論嘩然——中國戰機憑什么賣出“西方價格?美俄在中亞的軍售鐵幕是否已被撕破?
梟龍憑啥這么貴?
當網友驚呼“中國戰機賣出西方價”時,阿塞拜疆國防部官員卻算了一筆賬:這1億美元單價里,除了戰機本體,還打包了全套“中式空戰生態鏈”——KLJ-7A的源相控陣雷達不僅捕捉距離遠超俄制蘇-35S,而且還可捕捉隱身目標,直接讓俄制戰機的“空中拼刺刀”戰術徹底失效。
另外,梟龍Block3除了能夠搭載中國霹靂-15E超遠程導彈(射程160公里)外,還可兼容土耳其Roketsan導彈、反艦導彈及智能制導炸彈,形成“東西合璧”的打擊網絡。
而更讓買家心動的是“售后套餐”:中國承諾,購買戰機后,中國將提供飛行員培訓、本土維護車間及配件供應鏈,這能夠將戰機全壽命成本大幅壓低30%。
對比俄羅斯“只賣硬件不賣軟件升級”的霸王條款,阿塞拜疆空軍司令直言:“以前維護米格-29出了問題,只能苦等莫斯科工程師慢悠悠飛過來,現在車間就在巴庫機場,零件庫存實時聯網北京,一站式解決問題。”
戰場是最好的試金石
阿塞拜疆這么下血本,原因很簡單,目前阿國機庫里的主力戰機還是米格-29和蘇-25攻擊機,而梟龍戰斗機前段時間在印巴空戰中的表現可是讓全球看了個真切,雖然貴了點,但是值!
印巴空戰中,“梟龍”Block3掛載霹靂-15E導彈,配合殲-10CE組成“超視距獵殺網”,形成對“陣風”戰機的非對稱優勢。更關鍵的是,“梟龍”Block2曾在實戰中發射CM-400AKG反輻射導彈,精準摧毀印度S-400防空系統,成為全球首例輕型戰機反殺頂級防空體系的經典案例。
對阿塞拜疆而言,這些戰機直擊其戰略痛點——鄰國亞美尼亞裝備的蘇-30SM雖為重型戰機,但雷達性能落后,且俄羅斯拒絕提供技術支持,實戰中形同虛設。而“梟龍”Block3憑借中巴全程保障體系,可確保戰時“即插即用”。
除了以上原因,更重要的是,選擇“梟龍”,可以借此向中巴遞上投名狀。另外“梟龍”可是允許阿塞拜疆本土組裝,甚至整合土耳其導彈技術,這種“技術主權”是俄制戰機無法提供的。正如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親自試駕“梟龍”時所言:“我們需要的是不受制于人的戰斗力”。
從“賣鐵皮”到“賦能”,中國軍售換打法了
而梟龍之所以能在中亞軍貿市場“大殺四方”,源于和中亞國家的需求適配性高。因為這地方的國家普遍沒有打高端空戰或者大規模海上反艦作戰的急迫需求,他們的核心任務更多是反恐和收拾小股武裝。
而梟龍Block3能掛各種精確制導彈藥,還有晝夜瞄準吊艙,干這些活兒綽綽有余,簡直就是一款理想的“萬金油”式低成本多用途戰機。
總的來說,梟龍的成功,不僅僅是一款產品的勝利,更像是中國軍貿策略的一次華麗轉身——從過去的“低價走量”,進化到了現在的“體系輸出”。
這背后,還有北斗導航系統、空戰云系統這些“獨門絕技”在撐腰,中國軍售,早已從單純的“賣飛機”過渡到了“戰術賦能”。高性價比、強戰斗力、高適配性,種種優勢加身,自然銷路暢通。
中式軍售的“陽謀”
中國的軍工,正在從單純賣武器的“小販”,轉變成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大管家”,并且僅用兩招就改寫了曾經由美俄主導的游戲規則:
從“軍火販子”到“解決方案商”
西方賣戰機像賣豪車——車價只是開始,后續保養、配件、升級才是吞金獸。中國卻提供“保姆式服務”:幫緬甸建衛星導航增強站,替尼日利亞培訓地勤團隊,給阿根廷設計專屬反艦戰術。
甚至還能幫客戶把新買的戰機無縫對接到他們現有的防空體系里。這種“保姆式”服務,完美解決了許多中小國家“買得起馬,卻養不起馬”的老大難問題。
技術共享打破壟斷
俄羅斯嚴防死守戰機核心技術,結果逼得印度砸百億美元自研“光輝”戰機(故障率高達40%)。中國反其道而行,允許巴基斯坦自主改進梟龍并出口,這種“技術放權”反而催生出更龐大的用戶生態圈。
這種開放、靈活的合作模式,跟俄羅斯那種“賣你鐵疙瘩,但后續升級維護都得聽我的,核心技術不開放”的傳統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總的來說,梟龍更像一個“開源武器平臺”,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整合不同來源的子系統,比如土耳其的導彈、歐洲的吊艙,或者中國的人工智能模塊。這種“DIY”的自由度,大大增強了它的吸引力。
通過軍售,中國也在巧妙地運用地緣經濟的杠桿。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阿塞拜疆的合作中,軍事合作常常與能源、經濟項目協同推進,把軍事影響力轉化為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合作基礎。
當阿塞拜疆總統戴上梟龍戰斗機的頭盔,這不僅僅象征著一次軍購,更可能代表著這個國家在技術自主和戰略獨立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梟龍的異軍突起,或許正悄然改變著國際軍貿的版圖。它用驚人的性價比挑戰著西方高端戰機的價格壁壘,用靈活開放的合作模式沖擊著俄式軍售的保守傳統。
對于那些國防預算有限、又渴望提升自身實力的中小國家來說,梟龍的出現,無疑提供了一個更適合自身需求的新選擇。這盤棋局,精彩的似乎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