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立心 以行立信
——記深圳市龍崗區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張雄
潘維東 郭凌鵬
百財(玉雕作品)
張雄,1989年步入玉雕行業,三十多載春秋,他始終如一地耕耘于方寸之間,以一顆恒心與一雙巧手,與玉雕這門古老的東方藝術結下深厚情緣。他將雕琢視為修為,將玉藝作為修身、立德、傳道的精神寄托,溫潤中見鋒芒,寂靜中蘊力量。
張雄的藝術語言根植于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其擅長以人物入玉、以意境寫形,于具象中抒情達意,在無聲中凝神鑄魂。《達摩》《自在觀音》《哪吒鬧海》《玉樹臨風》等作品屢獲國家級大獎,皆體現出他兼容儒釋道與民間美學的藝術追求。他堅持以磨具細琢,不用雕刀硬刻,強調“琢磨”而非“雕刻”,以時間換深意、以耐心顯神韻。他常言:“雕玉如修心,躁進易傷材,唯有一琢一磨,方能引出玉中真氣。”
然而,張雄的價值遠不止于藝術創作。他是三聯玉石文化村最早一批玉雕從業者之一,2005年便在此創辦“乾坤源”玉器店,深植產業沃土。他數十年如一日擔任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骨干,主導行業標準建設,倡導企業誠信體系認證,推動專家評審機制建立,力圖為深圳玉石行業構建更加科學、規范、可持續的發展生態。
張雄胸懷產業情懷,更有教育傳承之責。他發起“三聯工”精英雕刻大賽、深圳玉雕創客大賽等青年扶持項目,親自指導青年玉雕師設計創作,培養出全國技術能手、輕工技術能手等一批行業后繼者。他篤信:“工藝的生命在于傳承,文化的延續依靠人才。”他說:“哪怕是冷玉,也要交到一群手熱、心熱的年輕人手中。”他的匠心不只傳技,更育人。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傳統行業的當下,張雄以開放姿態引領玉雕轉型。他推動AI設計融入玉雕創作,聯合協會舉辦AI玉石設計大賽,引導青年設計師以AI為工具、文化為核心,融合現代審美與傳統工藝。他提出“作品與產品”雙軌模式,既重藝術表達,又促產業轉化。對具備量產潛力的AI設計,協會推動版權簽約與落地轉化,打造創意與市場聯動的新路徑。
5月19日,在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分會場開幕式上,張雄代表分會場接受媒體采訪。他在發言中提出:“AI可以加速設計、打開視野,但真正打動人心的,永遠是創作者的精神氣象與文化根脈。”他以極簡的語言,道出傳統工藝人在新時代語境下的使命自覺。
三十多年來,他從一位默默無聞的玉雕師,成長為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培育青年力量、引領文化轉型的重要人物。他的初心,始終系于玉雕的藝術良知;他的信念,則深植于一名共產黨員的社會責任。在企業黨支部書記這一角色中,他以黨建引領文化,推動融合發展;在工藝美術師的身份中,他以雙手傳遞溫度,琢磨技藝,通曉人心、用匠心雕玉的專注不斷筑牢黨性堤壩。
■張雄簡介
張雄,男,1972年生,福建福州人,現任深圳市玉石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龍崗區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吉華玉石文化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深圳市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技師,全國百強工匠。1989年,年僅17歲的張雄只身來到深圳,投身玉雕行業,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他是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最早的建設者之一,2006年創辦“乾坤源”,成為三聯玉器街首批開店的從業者。張雄一路見證了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從零起步、逐步發展成為深圳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的全過程,也親身參與推動了這一片產業聚落的蛻變和升級。
切磋琢磨 雕出一顆中國心
——記玉雕師朱登科的雕刻世界
潘維東 郭凌鵬
封狼積胥(玉雕作品)
在當代玉雕界,朱登科是一位極具辨識度的匠人。他不以炫技立身,而以精神立意。他雕刻的,不僅是玉石的輪廓與肌理,更是人心的溫度與民族的記憶。他的藝術創作,不單追求形式之美,更致力于通過玉雕表達家國情懷與時代精神。
朱登科,副高級工藝美術師,深圳市玉石文化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吉華街道三聯水晶玉石產業工會聯合會玉雕專委會委員。他自2002年來到深圳,便扎根玉雕行業,歷經學徒、技工、廠長,直至成立個人工作室,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核心”的創作理念。他的作品線條雄健、構圖考究,尤擅人物與意境構建。
在題材選擇上,朱登科以歷史人物和民族情感為創作源泉。他近年來的重要參賽作品——《封狼居胥》《精忠報國》《觀滄海》《鐵馬冰河入夢來》,無一不是承載著厚重家國敘事的藝術載體。他將家國情懷具象化為可觸可感的藝術語言,使觀者不僅能欣賞技藝,更能在玉石之中看到精神與信仰。
他的代表作《獨釣寒江雪》,借古人之形象,托當代人之情志;《溪山行旅》則將山水氣韻與文化記憶交融一體。朱登科始終相信:玉雕不該止于工藝,也不該僅是陳設,而應成為連接精神與情感的橋梁。
5月19日,在深圳文博會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分會場的開幕式上,朱登科代表深圳市吉華街道辦事處三聯水晶玉石產業工會聯合會登臺發言,回顧并匯報了深圳市龍崗區水晶玉石產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一年來的建設成果。他不僅是玉雕的創作者,更是玉雕行業體系建設的親歷者與推動者。這一刻,是他二十余年玉雕人生的寫照:不僅埋頭雕玉,更愿抬頭看路、引路。
他用手雕刻形態,用心雕刻精神。在當代玉雕行業中,朱登科正以“以人為本”的溫度、“以匠為魂”的力量,構建起新時代玉雕藝術的高度與厚度。
■朱登科簡介
朱登科,男,1986年出生,河南鄭州人,工藝美術師,深圳市玉石文化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吉華街道三聯水晶玉石產業工會聯合會玉雕專委會委員,深圳市龍崗區水晶玉石產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領銜人之一。
長期從事翡翠雕刻藝術創作,朱登科在技藝探索與風格塑造方面積累了深厚造詣,擅長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的立體雕刻,注重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的融合。他創作的多件玉雕作品在國家級、省市級專業賽事中屢獲佳績,曾榮獲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輕工技術能手”“深圳市技術能手”稱號,“深圳玉雕工匠”“龍崗珠寶工匠”等榮譽。
作為行業內中青年骨干代表,朱登科不僅致力于個人藝術實踐,同時積極參與玉雕技藝推廣與人才培養,承擔各類技術指導與示范教學任務,推動技能傳承、產業協同與工匠精神的弘揚。其工作成果已在深圳本地及全國玉石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