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近年來,神木市各鎮街強化黨建引領,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優勢,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同時,積極引導各村組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優勢,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帶領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頭茬香瓜搶“鮮”上市 “甜蜜”產業促振興
走進草垛山村民小組的溫室大棚,綠意盎然,生機勃發。芝麻香瓜藤蔓上,一顆顆果實長勢喜人,棚內溫潤的空氣里彌漫著清甜氣息。種植戶白丕清正穿梭于整齊排列的植株間,摘除雜葉。“從每年3月份開始種植香瓜,每天觀察大棚里的溫度、苗子生長情況,保證它的成活率。這些香瓜在五月中旬大量上市,一棚收入就是五萬至六萬元。”店塔鎮店塔村草垛山大棚種植戶白丕清說。
為促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店塔村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入手,積極探索農民致富新賽道。目前,草垛山村民小組已建起大棚46座,主要種植草莓、蔬菜、香瓜、西紅柿等果蔬,不僅滿足當地及周邊廠礦企業的蔬果供應,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帶動了更多村民實現穩定增收。
“我們大棚種植基地實行村組建設、管理的運營模式。每一個大棚種植蔬菜水果有兩季,每季水果采摘完之后,村民就會種植新的水果或蔬菜。村民大概一年下來不低于8萬左右。這樣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店塔鎮店塔村草垛山小組村民白鵬說。
溫室大棚果蔬香,村民增收有“盼頭”
近年來,馬鎮鎮盤塘村黨委精準把握區位優勢,借助財政扶持資金,點燃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眼下正值大棚西紅柿、吊瓜、西瓜成熟季,種植戶白興瑞在大棚里忙得摘、裝箱成熟的瓜果,忙得熱火朝天。“以前出去采摘覺得大棚里水果發展不錯,當時就心動了,覺得這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回來就找師傅學習技術了。到目前為止,從事大棚種植已經五年了。前年開始引進了新品種冰淇淋哈密瓜,現在畝產量能達到4000斤,每畝收入達到2萬元左右。”馬鎮鎮盤塘村種植戶白興瑞高興地說。
自2015年起,在馬鎮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盤塘村累計投資1500余萬元,建成148座大棚,涵蓋四季大棚、日光大棚和棉被大棚等多種類型。“我們采取鎮村共建、村組管理模式,村民種植的農產品主要以零售為主。遇到滯銷難題時,村集體會積極聯系幫扶企業,拓寬銷路,保障村民收益。”馬鎮鎮盤塘村包村干部高勇說。
從“小菜園”到“大溫棚”,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盤塘村正沿著大棚產業規模化發展的路子,開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征程。
“今后,我們還計劃引先進的種植技術,豐富種植品種,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完善銷售鏈條 ,積極打造集采摘、觀光、體驗于一體的觀光農業,為村民們提供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讓大家都能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的活力!”馬鎮鎮盤塘村黨支部書記王勇勝自信地說。
近年來,神木市以店塔、盤塘村等為縮影,不斷深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在黨建引領下,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在神木大地徐徐展開。
文/蘇莉娜 王慧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