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27日報道,朝鮮外務省美國研究所26日發表備忘錄說,美國計劃打造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是“美國優先”的典型產物。美國建立新導彈防御系統旨在威脅美國敵視的擁核國家的戰略安全,使美方更加順利地動用攻擊性軍事力量。
備忘錄說,“極力為自身的霸權性太空擴軍活動正名,打著‘本土防衛’的幌子加快完成太空軍事化,從而在防衛全領域優先占據軍事優勢,并以此為基礎隨意發動針對敵對國家的軍事攻擊。這就是美國追求的軍事戰略目標,是美國現政府最重視的‘金穹’計劃的主要目的”。
備忘錄還說,“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構想提出防御北美大陸免受戰略敵國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攻擊的目標,是以優先構筑太空基地軍事基礎設施來支撐美國單級支配戰略的太空核戰爭劇本,而非應對“威脅”的“防備措施”。
備忘錄強調,“美國的新導彈防御系統建立構想不僅會刺激擁核國家的安全關切,引發全球核及太空軍備競賽,而且是把外空轉變成潛在核戰場的禍根”。
備忘錄說,由于美國更加露骨的太空軍事化活動,全球安全環境愈發不確定。
被稱“星球大戰2.0”計劃
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了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規劃,稱該系統計劃在3年內“全面運轉”。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曾幫助以色列建立導彈防御系統,美國系統的技術將比以色列更先進。特朗普稱,國會法案將包括250億美元的“金穹”建設資金,總成本將高達1750億美元。特朗普表示,“金穹”防御系統的設計將與美國現有的防御能力相結合,并有望在其任期結束前全面投入使用。
多方質疑這個所謂的“金穹”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
天基導彈防御系統是建立于太空軌道的導彈防御系統,其概念早在冷戰時期便已提出,并落地為里根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盡管“星球大戰”計劃早已因技術原因被放棄,但特朗普今年1月上臺一周后便簽署行政令要求建造美國“鐵穹”防御系統,美國防部2月將其更名為“金穹”,有媒體稱之為“星球大戰2.0”計劃。
該計劃的核心是建立一個由數千顆小型衛星組成的衛星群,這些衛星主要包括導彈探測衛星和導彈摧毀衛星,前者負責定位導彈和載具,后者負責攔截并摧毀導彈。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推出所謂“金穹”計劃,公然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違反聯合國《外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違反“各國安全不受減損”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控體系。美方應摒棄狹隘對抗思維,盡早放棄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以實際行動增進大國戰略互信,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引軍備競賽擔憂,遭到紛紛質疑
“金穹”系統遭到不少媒體和專家質疑。他們指出,該系統在技術研發和資金安排上都面臨嚴峻挑戰,特朗普設定的時間表進一步增加了項目的實施難度。
《獨立報》網站文章說,建造任何天基攔截系統都需要確保每一個可能的攻擊者和目標都被覆蓋——你不能只覆蓋佛羅里達州而不管加利福尼亞州。但這意味著需要構建一個龐大網絡,以確保攔截器始終處于合適位置。奧漢隆認為,這將極為昂貴且“效率極低”。
英國《獨立報》網站20日報道認為,如果美國建設如此強大的防御系統,可能會刺激對手進一步加強進攻能力,引發全球軍備競賽。
美國天普大學政治學教授詹姆斯·布朗認為,“金穹”將迫使俄羅斯展開新的軍備競賽。他19日在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網站發文說,2002年美國單方面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此后,俄羅斯官員一直警告導彈防御對全球穩定造成的破壞,他們擔心,美國有安全的防御保護,因此他國可能無法遏制美國的侵略。因此,俄羅斯需要作出回應。
時任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2024年12月簽署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當時公布的新財年國防預算約8950億美元。根據特朗普今年4月發布的數據,定于10月1日開始的2026財年國防預算將首次達到1萬億美元。若獲國會批準,這將是美國迄今最高的年度國防預算。
來源:新華社、央視、解放軍報
原標題:《“把外空轉變成潛在核戰場”!美國“金穹”系統被朝鮮痛批,引發軍備競賽擔憂》
欄目主編:張武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李林蔚 整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