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7日訊(記者 段思琦)5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有關情況。三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學三明、抓醫改”已在全國范圍展開。山東省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戶籍、常住人口“雙過億”,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那么山東省是如何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馬立新對此表示,我們認真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在認識上上下統一、推廣上因地制宜、步伐上堅定不移,特別是以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引領,以點帶面,迭代優化改革舉措,讓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首先,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馬立新介紹,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列入重點工作,將改革成效納入對市縣高質量考核。衛生健康、醫保、藥監等相關部門建立協作會商機制,共同將醫改政策和一些重點工作互通共享,把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多數市實現市委常委牽頭抓醫改,市、縣政府全面落實一位領導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
其次,在保障公益性上下功夫。山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辦醫責任,近5年全省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投入年均增長25%。落實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分別落地824種、40類,價格顯著下降。
“我們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降價幅度達到75%。再以濟南市歷下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例,集采后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60%。” 馬立新表示,我們還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2024年調整2300余項,公立醫院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此外,我們還實施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總量管理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措施,以保障公立醫療機構有效維護公益性。
另外,在創新突破上下功夫。據了解,山東省出臺了50余項措施,從專科建設、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等方面,支持濟南、青島、濰坊3個市深入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項目。如青島市打造“區域內部資源整合+城市三級醫院包聯”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解決市域內醫療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問題;濰坊市突出健康管理,以“單病種群體管理”為核心,建立分級診療體系,解決群眾就近就醫問題;濟南市搭建醫聯體監測平臺助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整合,有力提升了建設效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