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刷到印度《今日新聞18》的標題,我差點以為穿越到了科幻片場——這幫老鐵居然信誓旦旦說“巴基斯坦三個月內拿到殲35”,搞得中國沈飛像是開了哆啦A夢的傳送門。這事兒得從5月7日那場空戰說起,當時巴鐵用殲-10CE把印度陣風揍成了煙花秀,現在印媒突然集體患上“殲35焦慮癥”,咱們今天就拆開這包南亞魔幻瓜,看看里頭藏著多少真真假假。
空戰驗證:殲10C打出硬廣告
5月7日那場印巴空戰堪稱中國武器最佳帶貨現場。巴軍殲-10CE掛著霹靂-15導彈,隔著200公里就把印度蘇-30MKI捅下來,殘骸上插著的導彈尾翼比任何宣傳片都管用。更絕的是陣風戰機雷達警報器都沒響,飛行員跳傘時還以為遭了外星人偷襲。這場面直接給全球軍火商上了一課:什么花里胡哨的PPT都不如實戰擊落來得震撼。
印度那邊臉被打腫了總得找補,于是連夜翻出壓箱底的劇本——2019年吹過“擊落F-16”的老梗,這次改吹“三個月內殲35殺到”。但稍微懂行的都知道,沈飛現在正忙著給自家海軍搓艦載機,福建艦等著殲35上甲板呢,哪顧得上出口?
三個月魔咒:印媒的焦慮經濟學
印度媒體這套路我熟得很:先制造恐慌,再伸手要錢。去年炒作“中國在洞朗修機場”,騙了國防部300億盧比;今年渲染殲35威脅,立馬拿到4000億軍購批條。你看他們列出的采購清單就露餡了——以色列蒼鷺無人機、俄羅斯狂暴導彈、美國巡飛彈,活脫脫軍火超市大采購,這哪是備戰?分明是給各路軍火販子發年終獎。
最諷刺的是印度自家五代機AMCA,圖紙畫了15年,發動機還在PPT階段,莫迪上次視察工廠,模型機的起落架居然是木頭做的。反觀巴基斯坦,殲-10CE貸款還沒還完,印媒就替人家操心起殲35的尾款,這波操作堪比幫鄰居孩子報補習班。
戰略博弈:中巴的默契棋局
別看印媒喊得兇,中巴這邊可是穩坐釣魚臺。巴空軍退役準將沙姆希早就攤牌了:殲-35真要來了,至少領先印度12年。這話可不是吹牛,看看殲35的參數——雙發WS-19發動機推力24噸,比F-35多出5噸;霹靂-17導彈三分鐘打到新德里;隱身涂層雖然比F-35厚點,但碾壓陣風足夠了。
更妙的是中巴這盤棋下得長遠。福建艦電磁彈射器測試順利,中國海軍自家殲35還沒喂飽,怎么可能讓巴鐵插隊?但偏偏放出點風聲,就讓印度亂了陣腳——4000億軍購里,60%花在防空導彈上,可這些昂貴導彈打巴軍無人機就像用金磚拍蒼蠅,性價比虧到姥姥家。
這場鬧劇揭開了現代軍備競賽的三重真相:
實戰才是硬道理
:殲-10CE用擊落記錄打臉百萬軍演,比印媒千萬篇報道都管用,
焦慮驅動軍購
:印度每喊一次“中國威脅”,國防部的錢袋子就漏一次,
體系碾壓單品
:中國給巴鐵鋪的是“預警機+數據鏈+導彈”全家桶,印度卻還在集郵各國武器。
下次再看到印媒炒作殲35交付,建議配上《等待戈多》的BGM——等不來的五代機,戒不掉的焦慮癮,這出戲碼印度還能演多久?倒是福建艦甲板上的殲35實機訓練視頻,哪天要是流出來,那才是真正改寫規則的“王炸”。
南亞的天空誰主沉浮?時間會證明,吹噓買不來制空權,踏實攢技術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