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5月22日消息,英國政府不僅正在將中國敬業集團所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強行收歸國有,而且還正準備通過新的立法,注銷英國鋼鐵公司欠中企的債務。英方的做法,和公然搶劫幾乎沒有區別。更令人氣憤的是,英方還要專門立法來為自己的搶劫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以及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英國的“家底”非常殷實。而英國鋼鐵公司,算是英國鋼鐵制造業最后的“明珠”了。但因為技術滯后、脫歐后與歐盟之間的關稅壁壘以及環保成本過高等因素,企業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常年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英國鋼鐵公司因為資不抵債宣告破產,被我國河北敬業集團以5300萬英鎊收購,實現100%控股,并承諾在未來十年內,以貸款的形式投資12億英鎊,用于英國鋼鐵公司的技術升級和環保改造。
中企完成收購后,很快應用國內經營經驗,使得英國鋼鐵公司扭虧為盈。但后續受疫情、英方承諾的補貼遲遲沒能兌現以及美國鋼鋁關稅等因素影響,英國鋼鐵公司又陷入了虧損,所以今年3月份,中國敬業集團便決定關閉每日虧損高達70萬英鎊的煉鋼高爐。正是這一決定,引起了英國政府的強烈反應。
今年4月份,英國政府強制接管英國鋼鐵公司,直接介入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將其收歸國有化,并重啟了煉鋼高爐。根據相關法案,如果不遵守英國政府的命令,英國鋼鐵公司或相應管理人員將面臨處罰,甚至是2年監禁。英國政府的做法,就是明著強取豪奪,和強盜并無兩樣。
當時英國首相斯塔默還聲稱,將考慮任何方案以確保鋼鐵產業的未來。后來的事實也證明,英方比想象中還更加沒有底線。不僅搶了公司,現在又想要故技重施,通過新的立法,賴掉英國鋼鐵公司所欠中國敬業集團的大部分債務。當初中企可是真金白銀砸了錢的,事實也證明,中企完全有能力扭轉局面。但作為私營企業,首要考慮的便是盈利能力,關閉煉鋼高爐是維持企業生存的必然選擇。
如今英國只需要簡單的通過一份法案,就能夠搶股份、賴欠賬,何來公平性可言。其實這并非個例,這些年來英國政府因為制造業退化正日益焦慮,但他們想的不是通過出臺政策解決困境,而是直接強取豪奪,其結果是直接惡化了英國的投資營商環境。有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英國外商直接投資暴跌了40%左右。
對于英國政府強行吞并中企控制的英國鋼鐵公司一事,中方也曾多次亮明態度。今年4月份,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應英方將英國鋼鐵公司收歸國有時表示,應該在互利的基礎上,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中方敦促英方切實保護中企在英國的合法權益。換句話來說,英方對本國的鋼鐵產業有著怎樣的規劃,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但決不能建立在犧牲中企合法權益的基礎之上。
斯塔默上臺后,中英關系已經有了明顯改善,雙邊在經貿投資等領域的對話合作正逐漸恢復。在這一關鍵節點,英方如果為了短期利益,破壞中英合作氛圍,就算過去已經在政治層面達成了共識,未來相關合作也難以落地,英方這么做只會得不償失,是典型的丟西瓜撿芝麻的短視行為。同時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西方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絕不可高估他們的無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