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這名字,放在華語樂壇里就像一壇子老酒——有人嫌他土,有人愛得深。
5月24號南寧演唱會,原本是歌迷們等著聽他吼兩嗓子《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熱鬧場子,結果愣是被人一嗓子舉報電話捅成了網絡熱搜。
這事兒聽著玄乎,其實就是現實版“人在臺上唱,鍋從天上來”。
舉報的人咬定刀郎“支持網暴”,還鬧到政府熱線要求停辦演唱會,可真相到底咋回事?
01 臺上喊了句粉絲名,臺下炸了馬蜂窩
那天晚上,刀郎唱到中場嘮嗑環節,沖著臺下喊了句:“南寧的王子、夢夢來了沒?”
這話聽著挺正常,歌手感謝粉絲的場面見多了。
可偏偏這個“王子”不一般——他本名王子汝城,是個在抖音上發原創音樂的網紅,粉絲20多萬,去年曾跟著網友罵過刀郎的徒弟云朵。
就這么一聲招呼,第二天南寧12345熱線就接到舉報。
電話里那人說得有鼻子有眼:“刀郎和黑社會勾結,支持網暴頭子!”
接電話的工作人員估計都懵了,問舉報人有沒有證據,對方倒來勁了:“你們去查他徒弟云朵的事啊!他就是在縱容粉絲搞事情!”
后來這段錄音被王子汝城自己發到網上,聽著跟電視劇里反派告黑狀似的,連旁邊嗑瓜子的大媽都能聽出不對勁。
02 師徒舊賬翻出“新劇情”
要說這事兒為啥能鬧大,得扯到去年的一樁舊事。
當時刀郎全國巡演,海報上印著徒弟云朵的照片,結果云朵愣是沒露面。
網上立馬炸了鍋,有人說她“忘恩負義”,有人罵她“紅了就飄”。王子汝城當時也跟著摻和,發視頻說云朵“不懂感恩”。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就是網友自己加戲。
云朵后來專門發長文解釋,說和刀郎的公司合約到期,但“師傅永遠是我師傅”。刀郎那邊更是從沒說過云朵半句不是,今年巡演海報上照樣大大方方掛著云朵照片。
結果到某些人嘴里,愣是把刀郎喊一嗓子“王子”,編成了“師徒決裂2.0版”。
有網友吐槽:“合著刀郎喝口水都得被你們解讀出八百個陰謀?”
03 舉報鬧劇背后的三大荒唐
1. 拿大帽子壓人,一扣一個準
現在網上有些人,動不動就給人扣“網暴”“三觀不正”的帽子。
刀郎這事最冤的地方在于,他既沒罵人也沒站隊,純粹是跟粉絲互動。
可舉報的人硬把兩年前網友罵云朵的賬,算到他頭上。
這不就是典型的“我看你不順眼,總能找到理由”。
2. 政府熱線成了泄憤工具
南寧這場演唱會,文旅局早審核過手續,三萬張票賣得精光。
舉報的人一個電話就想攪黃,把公共服務當自家遙控器使。
政府工作人員也實在,直接回了句:“您說的這些得拿證據,不能光靠猜測。”
后來文旅局的人私下說,這種惡意舉報他們見多了,“總不能因為有人打小報告,就讓幾萬人白跑一趟吧?”
3. 音樂圈成了“宮斗現場”
刀郎改編的《劉三姐》搖滾版,本來是個創新嘗試。
南寧本地老歌迷聽了直拍大腿:“山歌配電吉他,夠勁!”
可到了舉報人嘴里,就成了“糟蹋傳統文化”。
更有人翻出刀郎早年和那英的舊怨,說什么“這是在報復樂壇”。
好好一場演唱會,硬是被解讀成娛樂圈權謀劇,難怪有歌迷氣得留言:“你們擱這兒寫《甄嬛傳》續集呢?”
04 較真兒的律師和淡定的當事人
專門打名譽權官司的胡律師看不下去了,出來說了句大實話:“舉報不是潑臟水,得拿真憑實據。要是光靠腦補就能定罪,明天我就能舉報太陽曬黑了我皮膚。”
話糙理不糙,是這個意思。
再看刀郎這邊,倒是穩坐釣魚臺。
舉報鬧上熱搜第二天,有人拍到他在南寧老街溜達,手里夾著煙,照樣和街坊打招呼。
團隊工作人員私下說:“刀哥說了,二十年前他被罵‘農業重金屬’都沒慌,這點破事兒算個啥?”
倒是被點名的王子汝城蹭著熱度漲了五萬粉,直播間里嘚瑟:“黑粉也是粉,感謝舉報的老鐵送火箭!”
結語
這場舉報鬧劇,說到底就是網絡時代的“看圖說話”升級版——看著別人眨個眼,就能編出八十集連續劇。
刀郎從出道到現在,被貼上過“土味”“過氣”各種標簽,可人家照樣唱他的西北風,寫他的市井人生。
南寧演唱會最后,刀郎吼完《羅剎海市》后說了句:“歌是唱給懂的人聽的,其他的,愛咋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