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普陀區的文體活動十分熱鬧。半程馬拉松在蜿蜒蘇州河熱力開跑;上海首條櫻花主題游船專線環游千樹櫻花帶;“春之交響”音樂會在桃浦綠地悠揚奏響……其背后,是這片中心城區愈加水清岸綠、滿城芳華的底色。
數據顯示,去年,普陀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8%、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10個重點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100%。近年來,普陀區緊扣“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在藍天碧水間鋪就“生態賦能發展”的城區圖景。
TOP中央公園
新理念:生態優先,厚植綠美底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我們始終堅守的理念。”普陀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去年是《美麗普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實施的開局之年,普陀區圍繞“美麗普陀”的總體目標,以118項具體任務為有力抓手,全方位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空間提升、產業轉型等多元議題。
在大氣治理領域,藍天白云漸成常態。2024年普陀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在中心城區位列前茅。特別是針對夏季臭氧污染這一“隱形殺手”,普陀區投資建設了全市中心城區首個光化學組分自動監測站。這套系統宛如敏銳的“空氣偵探”,能夠實時分析116種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組分,如同為空氣裝上了“CT機”。
“它不僅可以精準識別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等污染源,甚至能捕捉到綠化植物釋放的天然揮發性有機物成分,為科學治污提供了堅實的決策依據?!逼胀訁^生態環境局生態建設科科長周超介紹,2024年普陀區臭氧濃度同比改善10.2%,改善幅度居全市前列。
在水環境治理,普陀區創新構建“智慧水網”,全區建成10座地表水小微自動監測站,實現10條市考斷面全覆蓋。這些分布在河道關鍵節點的“水質哨兵”盡忠職守,每日上傳pH值、溶解氧、氨氮等5項指標數據,一旦發現異常便立即觸發預警。通過與水務部門緊密聯動,2024年普陀區10個重點河道的水質達標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不僅如此,普陀區為強化自然生態保護,組織華東師范大學調查團隊開展近一年的生物多樣性評估,在區內重點河湖和綠地生態空間內,設置了6條陸生生物調查樣線和10處水生生物調查樣點,記錄到陸生生物692種、水生生物214種。
其中,在桃浦地區的TOP中央公園驚喜發現了真蘚科、真蘚屬的“紅蒴真蘚”。目前已知中國真蘚屬植物有56種,此前上海從未有過紅蒴真蘚的相關記載。“這一發現填補了上海在此物種記錄上的空白,側面體現了普陀生態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周超說。
紅蒴真蘚(Bryum atrovirens)被發現于TOP中央公園
新生活:
生態惠民,助力文旅商體展
生態環境是否美好、改善與否,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普陀區以生態惠民,聯動文旅商體展,讓居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2024年,普陀區全力推進綠地建設,新建綠地18.48萬平方米,新增2座城市公園,全區公園數量達到33座,累計17座公園實現24小時開放。其中,桃浦鎮新增綠化面積近4萬平方米,優化提升近3.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2.18%。而TOP中央公園作為桃浦地區轉型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低碳生態建設工程,總面積達100公頃(含北拓區),是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
它宛如城市的“綠肺”,不僅提供一個連續變化、層疊展開的山水空間,還有特色景點垂柳島、螢火杉谷等,并且在下沉廣場的國金體育中心可一站式體驗冰上運動、游泳、擊劍等體育項目,成為市民休閑踏青、親子娛樂、運動體驗的絕佳場所。
今年3月起,TOP中央公園內每周舉辦露天“周周演”活動,涵蓋交響音樂、親子綜藝、非遺市集等主題,將自然景觀與人文藝術深度融合;五一期間,“陶瓷非遺文創旅游節”依托公園的天然舞臺開展,讓市民在草木芬芳中感受千年窯火的溫度。
住在桃浦鎮的王麗,現在每個周末都要帶孩子來TOP中央公園踏青,去國金體育中心運動,再順便觀看一場演出。她感慨:“這幾年變化很大,家門口就有了好去處?!碧移种莿摮窍嚓P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深化公園多場景開發,融合多元文化,構建市民觸手可及的豐富生活圈?!?/p>
隨著普陀區段21公里蘇州河水質的全面提升,不僅沿河居民習慣了享受河邊漫步,“半馬蘇河”這一城市IP也應運而生,為普陀區文旅商體展多業態聯動注入強大動力。
在2025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事中,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名跑者沿岸奔跑,親身感受“一步一景”的魅力;大洋晶典?天安千樹依托水岸資源,舉辦“千樹櫻花季?花見節”,蘇州河游船3月全線接待超萬名游客。
普陀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紹,蘇州河(普陀段)景觀照明四期工程也于近日啟動,該工程全長約4.5公里,延續了三期“半馬蘇河?樂活普陀”主題,通過“鳥語花香(箱)”藝術燈飾、互動屏裝置及一系列“半馬”主題雕塑,將河道夜景與文化體驗深度融合。
蘇州河(普陀段)夜景
新業態:
生態引領,賦能新質生產力
生態環境的優化悄然催生了新的發展機遇,綠色生態也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
數據顯示,2024年普陀區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和生命健康四大重點培育產業同比增長15.57%。通過踐行“雙碳”戰略,優化能源結構布局,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努力走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綠色發展之路。
普陀區首個“近零碳公園”李子園公園,通過生態景觀道路和附屬綠地斑塊串聯成為連續完整的生態廊道,形成覆蓋全域的碳匯空間網絡,并與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項目一同入選市級減污降碳優秀案例,為全市低碳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桃浦已導入一批新興領域龍頭型企業,如東方雨虹、睿創微納、德愛威等。值得一提的是,普洛斯桃浦智慧冷鏈產業園已成為傳統物流園區‘原地轉型’的首個典范?!碧移宙偨洕l展辦公室主任張良梁介紹,普洛斯通過發揮在金融、商貿、科技各維度的生態資源和能力優勢,引入冷鏈投資中心、供應鏈服務中心、電商中心和生態服務中心四大業態,旨在打造一個地標性智慧、科技、綠色、零碳園區。
傳統制造企業也在綠色浪潮中推進資源節約——上海施耐德工業控制有限公司不僅順利通過第二輪清潔生產審核,還榮獲世界級“端到端燈塔工廠”榮譽。
此外,普陀區持續優化能源體系,全區新建光伏項目26個,新增公共充電設施2006個;在建筑領域同步推進低碳改造,完成45萬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新增綠色建筑達到65.48萬平方米。
李子園公園及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范樓
來源:上海普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