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7日,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27日批準第五代戰斗機研發項目,標志著項目實施進入原型機研發階段。外媒稱,此舉或與幾周前的軍事沖突有關,是印度與鄰國新一輪軍備競賽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中疑似有法國“陣風”戰機被擊落,引發外界關注。
法國國防部軍方發言人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稱,若相關消息屬實,這將是“陣風”戰斗機服役20年來首次在實戰中損毀。這是法國軍方首次公開回應相關事件。法國國防部武裝部隊參謀部發言人韋爾內上校表示,目前很多信息尚無法證實,對于“陣風”的表現,法國方面高度關注,并正與印度保持密切溝通。他還透露,有些報告指出,這場戰斗動用了數百架軍機,法方將從這次高強度的戰斗中盡可能地汲取經驗。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軍方發動代號“朱砂行動”的軍事行動,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等9處目標實施導彈打擊。巴基斯坦宣布擊落印軍5架戰機和1架無人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印度官方尚未證實“陣風”的損失,達索公司也沒有正面回應,但伴隨著“陣風”殘骸圖片的廣泛流傳,以及巴方公布的錄音等證據,這一戰果已得到外界普遍確認。
此外,近日,印度空軍還計劃為其現役“陣風”戰機換裝印度國產導彈,升級空戰射程。軍事專家王明志表示,印度空軍存在的問題不是武器的問題。目前,印度仍沉浸在所謂的南亞霸主地位中,而且專注于所謂的大國對抗與競爭。但實際上,不管是技術上還是能力上,他都是不具備的,可以說是眼高手低。印空軍裝備發展目標“搖擺不定”遭反噬。裝備發展目標不明,一會朝著西方的方向發展,一會又在所謂的蘇式或俄式的裝備中飄忽不定,沒有自身的特點,被稱為“大雜燴” 一點都不為過。
印度宣布研發五代機
預估成本1500億盧比,耗時10年
印度國防部5月27日發布公告稱,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批準了第五代隱形戰斗機(AMCA)項目的框架計劃。據印度媒體報道,該項目已在一年前獲得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
據悉,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下屬的航空發展局(ADA)將負責飛機設計,包括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在內的制造商將通過公平競標獲得制造合同。項目預估成本1500億印度盧比(約合17.58億美元,人民幣126億元),計劃設計一款雙引擎隱形戰機。報道說,該飛機的研發總周期預計約10年,計劃先制造5架原型機。
就在不久前的印度航展上,印度國產第五代戰斗機的全尺寸模型進行了首次公開展示,根據計劃,AMCA戰斗機的首架原型機將于2027年研制完成,2028年實現首飛。該戰斗機采用隱身設計和內置彈倉,最大起飛重量25噸,最大載彈量5噸,最大飛行速度1.8倍聲速,可攜帶多種武器彈藥。
不過,以印度現有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平,能否按時服役需要打個大問號。從技術層面看,第五代戰斗機研發是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隱身設計、先進航電系統、高性能發動機等關鍵技術。印度在航空技術領域雖然有一定積累,但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在隱身技術方面,印度缺乏相關的核心技術和研發經驗,如何研制出有效的隱身材料是一大挑戰。
在航電系統方面,要實現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航電架構,印度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并攻克諸多技術難題,而高性能發動機一直是印度航空工業的短板。目前,號稱印度第三代戰斗機的“光輝”,其發動機仍然使用的是美國通用公司研制的F-404發動機,因此AMCA戰斗機若要達到預期的性能指標,離不開先進的發動機支持。印度在這方面的自主研發能力有限,很可能會繼續從國外進口發動機。
項目管理和資金投入也是影響AMCA戰斗機按時服役的重要因素。印度以往的國防項目通常面臨進度拖延和成本超支等問題。AMCA戰斗機同樣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印度政府能否持續穩定地提供足夠的資金是疑問。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此前曾指出,印度“光輝”戰機從1983年正式啟動,到2011年1月正式入列,經歷了將近30年時間。這在第三代戰斗機研制歷史上創造了一個新紀錄,成為印度國產裝備往往大幅度拖后、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的例證之一。
另據報道,就在去年5月,印度退役空軍中將喬普拉在印度著名軍事媒體《歐亞時報》上發表一篇長文,呼吁印度是時候開始研制第六代戰機了——“It's Action Time, India”。然而目前,并未有任何關于印度六代機的消息。
央視此前披露:殲-10CE首次實戰大放異彩
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我國外銷型戰機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全球軍事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殲-10CE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戰斗機 。具有體系協同作戰、強電磁對抗環境下超視距多目標攻擊,以及多模式對地精確打擊等能力;具有優良的中低空機動格斗、超聲速飛行、短距起降、大作戰半徑、長航程及空中受油能力;裝備先進的綜合化航空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外掛武器能力強。
軍事專家 張學鋒:殲-10系列戰斗機,首先它的基礎設計非常好,采用了鴨式氣動布局,機動性非常好。我覺得有三大優勢。首先采取了很多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的措施,座艙蓋進行了鍍膜的處理,采用了蚌式進氣道,它裝的雷達天線也是一個傾斜的,通過綜合改進可以使它的雷達反射面積降低一個數量級,這樣的一個優勢是非常明顯的。第二點就是它的航電系統很先進,適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而且咱們中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是不斷在提高,而且抗干擾能力非常強。在中距空戰中就能夠穩定地攻擊目標,實現先敵發現。另外它搭載的導彈也很先進,這樣可以實現先敵發現先敵跟蹤先敵射擊。
軍事專家 張學鋒:而像“陣風”戰斗機,它設計得非常“巧”,氣動布局很先進,機動性很高。但它的問題就是機頭空間比較小,這樣它裝的雷達就比較小,裝的收發組件比較少的話,它的功率就比較低,探測距離相對來說要近一些。另外“陣風”搭載的導彈也不具備射程優勢。所以在對抗中,即便是單機對抗,“陣風”也是吃點虧的。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總臺國際在線、財聯社、中新網、新華社、公開資料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