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造自己的第五代戰斗機了。據新華社報道,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27日批準第五代戰斗機研發項目。該項目一年前獲得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
專家認為,印巴空戰暴露了印度空軍的諸多問題,促使其研發新戰機,但實現難度很大。印度近期一系列舉動更多是在轉移國內矛盾,平息民眾怒火。
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27日批準第五代戰斗機研發項目(資料圖)
緣起飛機被打落?
印度第五代戰斗機項目預估成本1500億印度盧比(約合17.58億美元),計劃設計一款雙引擎隱形戰機。該飛機的研發總周期預計約10年,計劃先制造5架原型機。
值得關注的是,新戰機項目獲批,正值印度本月空戰遭遇重創后。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震指出,作為一個頗具野心的地區大國,印度對空軍投入巨大。1999年的卡吉爾之戰讓印度嘗到了甜頭。由于印度工業基礎薄弱,難以滿足空軍的需要,因此印度采取了購買先進軍機的政策。
“然而,印巴空戰暴露了印度空軍諸多問題,較為突出的就是各國裝備不兼容,無法形成體系合力,最終被巴基斯坦空軍擊敗。”楊震認為,這促使印度決定自行研發第五代戰斗機。“該項目如果成功,不僅能提高印度空軍的體系作戰能力,還能培育其本土航空工業。”
還沒造出就落后?
那么,夢想和現實有多遠呢?
楊震指出,印度的氣候環境、文化以及社會制度等并不適合發展工業,而航空工業堪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五代機在10年內完成研發的可能性很低,而整個項目最終無果而終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有報道指出,印度此前花了32年研制第四代戰機,即光輝戰斗機。在楊震看來,相較四代機,五代機的研發難度為指數級的提高。此外,一些國家已經開始研發六代機,印度所謂的五代機面臨還未成功就落后的窘境。
印度“光輝”戰斗機是印度花了32年研制的第四代戰機(資料圖)
據中國軍網報道,早在2001年,印度就提出了五代機研制計劃,然而,直到2022年3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才舉行了五代機AMCA首個部件開工儀式……
連續大招為哪般?
不只是造飛機,在印巴局勢升級之際,印度動作頻頻,涵蓋經濟、科技、軍事等多領域。
印度總理莫迪23日宣布,首款“印度造”芯片即將在該國東北部地區的半導體工廠下線,并稱這項成果將為印度尖端技術打開新局。
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首席執行官蘇布拉馬尼亞姆24日宣稱,印度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他還表示,再過2到3年,印度可能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不過,這一表述很快被印度國內專家和機構“打臉”。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成員、著名經濟學家維爾馬尼表示,印度還沒有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并稱需要全年12個月的GDP數據來證明這一點。
印度一些機構指出,相對于總量,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關鍵指標,而印度的人均GDP僅為2880美元,遠低于日本。
此外,為向世界各國通報“朱砂行動”的情況,反駁巴基斯坦的敘事,印度自5月21日起派出7支全球宣講團。而從13日起,印度在全國范圍開展為期10天的愛國勝利宣講活動……
5月11日,人們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宣布停火后慶祝(圖/新華社)
楊震表示,當前,印度國內問題成堆,此次印巴沖突在某種程度上是印方轉移國內矛盾的后果,而印巴空戰的慘敗使其矛盾更加突出,惡化了投資環境的同時也降低了其在美國眼中的戰略價值。“為了挽回損失,也為了平息民眾怒氣,印度選擇了這種看起來荒誕,但符合其國內政治邏輯的舉動。”
作者:新民晚報 王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