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五日節
農歷五月初二
包粽吃粽,紀念先賢
粽子
是中國傳統的節慶食物
春秋時期
被用來當做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品
晉朝時期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品
粽子的外態,多種多樣
從最初的牛角狀,發展至今
有三角形、四方形等各種形狀
粽子的口味,包藏萬象
有咸有甜,各具特色
而無論形態、口味如何變化
對龍神的祭祀
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始終是其不變的文化內核
端午期間
莆田家家戶戶包粽子
將新鮮的粽葉裹成三角形
加入糯米以及鮮肉、蜜棗等
或甜或咸配料包裹起來
用咸草或繩子沿三個角纏繞扎緊
就可以下鍋開始蒸煮
出鍋后,熱氣騰騰、粽香四溢
粽子
是莆田端午節“C位”美食
這一口軟糯
是莆田人記憶里最鮮活的節令味道
是家庭團聚的紐帶
寓著五谷豐登、生活安康的愿景
THE END
來源|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