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茶藝師在瑞士“茶和天下·雅集”活動上泡茶。
新華社記者 連 漪攝
為慶祝5月21日“國際茶日”,5月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多國舉辦“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動,以茶為媒,讓外國民眾感受中國茶文化魅力,邀請外國民眾循著茶香來中國走走看看。
在瑞士的雪山上喝一杯中國茶,是怎樣的體驗?國際茶日當天,在海拔2100多米的瑞士菲斯特山山頂,來自瑞士、中國、印度、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中國茶愛好者共聚茶會,一邊品茗,一邊觀賞雄偉壯麗的艾格爾雪峰。來自中國的茶藝師現場沖泡福建大紅袍茶和茉莉花茶,展示不同品種茶的制作技藝與泡茶方式,并介紹了中國茶與牛奶、咖啡甚至酒類混合調制飲用的“新飲法”,令人耳目一新。
瑞士青年小提琴家馬文·那夫演奏的中國傳統曲目《茉莉花》,為茶香氤氳與雪山美景增添了別樣的氛圍。在開放式的活動現場,不少來菲斯特山游玩的國際游客也品嘗到了來自中國的熱茶,讓旅途更加有趣。
中國駐蘇黎世旅游辦事處主任劉海生表示,作為紅茶與烏龍茶的發源地,福建武夷山素有“茶文化圣地”之稱。這座浸潤著茶香的靈秀山脈已與菲斯特山締結為“姐妹山”,實現了“萬里茶道”與阿爾卑斯雪峰的跨國文化對接。歡迎全球朋友走進中國,品茗觀景,領略東方之美。
在越南河內的活動現場,《采茶》《好一朵茉莉花》等歌舞表演精彩紛呈,茶藝表演、茶文創產品體驗區等活動區域也讓不少越南當地民眾駐足流連。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現場還舉辦了胡志明足跡中越友誼廣西紅色旅游線路推介活動,共推介6條紅色旅游線路,充分結合胡志明在廣西的革命歷程,面向越南黨員干部、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游客群體,設計了不同的游線。
“未來有機會,我想來中國學習茶藝。”在老撾首都萬象,市民蘇南緹妮品嘗了“茶和天下”活動現場的茉莉花茶后,萌生了想來中國深度游玩的想法。老撾旅游協會副會長本佳瑪表示,協會將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發動更多會員單位推廣中國的旅游線路,設計適合老撾游客的定制化產品,助力中老旅游合作,為兩國旅游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日本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里,主題演出《白居易的春日茶會》以白居易與茶及友誼的故事為核心,通過詩意化的舞臺表現,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大唐文人的風雅生活。演出以“三道茶”為線索,依次呈現牡丹花茶、盧仝煎茶和宮廷唐茶三大篇章,借助詩意敘事和濃郁唐風的舞臺設計,將茶會的三個階段巧妙串聯,營造出雅致而富有文化韻味的藝術氛圍。
在為期4天的“茶和天下·豫見洛陽”雅集活動中,主題茶會、非遺展示與沉浸式體驗巧妙融合,以茶為線索復刻呈現河南洛陽的唐風古韻和千年詩意,向日本民眾傳遞“以茶會友、以茶言和、以茶通心”的文化精神。來自中日文化與旅游界的上百名嘉賓共赴盛會,在活動現場體驗制作綠松石銅牌、身著唐代服飾等,品一場詩意茶宴。
此外,“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動還走進美國、奧地利、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科威特等地,以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茶文化的豐富意蘊,與各國友人以茶相會,共敘友誼。
作為聯合國大會設立的國際性節日,“國際茶日”已經走過6個年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耿爽表示,茶是經濟發展的民生之葉、生態文明的綠色之葉、文明交流的和平之葉。促進和發展茶種植、茶經濟、茶文化,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相互交融的有益實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