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內兩大AI明星企業月之暗面(Kimi)與深度求索(DeepSeek)再度因戰略布局高度重合引發行業關注。據鳳凰網科技報道,雙方近期均在醫療、法律等垂直領域密集招聘專業人才,試圖通過提升模型在專業場景的可靠性來減少“幻覺”問題。這一動作被業內稱為“再度撞車”,凸顯了AI初創企業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競爭中的同質化趨勢與差異化突圍的挑戰。
一、事件核心:垂直領域布局高度重疊
醫療賽道同步發力
今年5月,Kimi被曝進軍醫療領域,實際動作是招聘醫療數據專家,目標提升醫療信息檢索質量,近期還低調上線了學術搜索功能。
巧合點:DeepSeek同期發布“醫學方向數據百曉生”崗位,職責同樣是標注醫學文本語料、優化模型的專業性反饋。
法律賽道早有交鋒
今年2月,Kimi已開放法律數據專家招聘,要求應聘者具備法律場景經驗與專業知識儲備。
DeepSeek同樣將法律領域列為重點方向,雙方均試圖通過專業數據索引降低模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風險。
行業解讀:多位業內人士對鳳凰網科技表示,當前AI模型在財經、醫療、法律等垂類場景僅能達60-70分水平,用戶對專業性與可靠性的需求迫切,布局垂直領域是提升模型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競爭背景:Kimi的戰略調整與市場壓力
市場排名下滑
據最新數據,國內月活Top3的AI應用已從“豆包、Kimi、文心一言”變為“DeepSeek、豆包、騰訊元寶”,Kimi跌至第四。
直接交鋒:今年1月20日,DeepSeek R1與Kimi 1.5同日發布推理模型,但DeepSeek R1因性能卓越引發全球關注,完全掩蓋了Kimi的風頭。
Kimi轉向“練內功”
楊植麟(Kimi創始人)今年重心轉向模型能力提升:
2月起親自帶隊優化模型表現,重點推進榜單排名;
暫停投流營銷,轉向自然增長與用戶留存;
與財新傳媒合作,通過權威內容注入提升財經回答的真實性。
三、行業挑戰:垂直領域的“硬骨頭”
盡管布局相似,但雙方均面臨共性難題:
專業數據深度不足
行業人士指出,垂直領域需深度挖掘專業數據,但當前模型在醫療、法律等場景的可用性仍較弱,“想做好非常考驗模型能力”。
幻覺問題未根治
用戶反饋顯示,DeepSeek等模型仍存在“幻覺”(虛構信息),尤其在專業領域需反復驗證結果。
Kimi雖通過合作權威媒體降低財經幻覺,但醫療、法律等場景尚未驗證效果。
四、未來AGI競賽的本質未變
短期目標差異
DeepSeek持續高調迭代:近期升級R1模型,并與華為達成合作接入智能手表;
Kimi專注蓄力:暫未公布新版本,重心轉向垂類能力沉淀。
長期共識明確
雙方均將垂直領域視為通往AGI的必經之路。正如業內人士所言:“Kimi去年因長文本出圈,DeepSeek因推理能力爆發,說明創新才是核心?!?/p>
結語
此次“撞車”事件并非偶然,而是AI初創企業在技術瓶頸期的必然選擇。無論是Kimi的“低調練內功”,還是DeepSeek的“快速擴張”,均指向同一目標:通過垂直場景打磨模型可靠性,最終實現AGI突破。然而,專業數據深度、幻覺消除等挑戰仍待攻克,用戶期待的“專家級AI助手”能否誕生,還需時間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