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根據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2025 年 5 月份安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 0.3%,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由 4 月上漲 0.3% 轉為持平。
這一數據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同比下降 0.1%),顯示安徽消費市場總體保持溫和回升態勢。
整體物價溫和波動
5 月安徽 CPI 同比漲幅連續兩個月穩定在 0.3%,核心 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漲 0.9%,漲幅較上月擴大 0.2 個百分點,反映出非食品類價格的支撐作用增強。
1-5 月平均 CPI 同比上漲 0.1%,顯示上半年物價運行處于低位但略有回暖。
食品價格結構性分化
環比:食品價格上漲 0.2%,漲幅較上月回落 0.1 個百分點。其中,鮮果價格因氣候異常和儲運成本上升環比大漲 9.4%,淡水魚因季節性供應減少疊加節假日需求增加上漲 4.6%;但鮮菜、蝦蟹類、雞蛋、豬肉等因供應充足價格下降 0.4%-8.0%。
同比:食品價格同比持平,鮮果和淡水魚的漲價效應被豬肉、鮮菜等價格下跌對沖。
非食品價格亮點顯現
服務價格同比上漲 1.2%,母嬰護理、家政、養老服務等民生領域價格漲幅穩定在 0.4%-2.5%。
扣除能源的工業品價格上漲 0.9%,金飾品因國際金價上行環比上漲 2.8%,夏裝換季帶動服裝價格上漲 2.1%。
交通通信價格同比下降 3.8%,主要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汽油價格環比下降 3.7%。
供給端調節作用顯著
消費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尤其是鮮菜、豬肉等主要食品的供應增加,有效平抑了價格波動。例如,鮮菜價格環比下降 0.4%,豬肉價格因產能釋放同比降幅達 8.0%。同時,國際油價下行(布倫特原油 5 月均價環比下跌約 5%)直接拉低交通通信類價格。
需求端溫和復蘇
五一、端午假期帶動部分服務消費價格上漲,如淡水魚、金飾品、服裝等。核心 CPI 的回升(同比 0.9%)表明居民對教育、醫療等剛性需求的支出意愿增強,反映出消費結構的優化。
區域差異與政策影響
全省 16 個地市中,合肥、蕪湖等地 CPI 同比漲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為 0.4%、0.7%),而淮南、馬鞍山等地因能源價格拖累漲幅較低(0.1%)。這與各地產業結構差異相關 —— 合肥、蕪湖的消費升級需求更旺盛,而淮南等資源型城市受工業品價格下行影響較大。此外,安徽省年初將 CPI 調控目標從 “3% 左右” 下調至 “2% 左右”,政策導向更注重通過擴大內需促進物價合理回升。
短期壓力與支撐并存
6 月后進入傳統消費淡季,但極端天氣可能影響鮮菜、鮮果供應,疊加暑期旅游需求釋放,CPI 或面臨小幅波動。不過,國際油價若維持低位,交通通信類價格仍將對整體 CPI 形成抑制。
核心 CPI 持續改善可期
隨著一攬子提振消費政策(如發放消費券、促進文旅融合)落地,服務消費和耐用品消費有望進一步回暖,支撐核心 CPI 穩步回升。歷史數據顯示,安徽核心 CPI 已連續多個月回升,2024 年 12 月同比上漲 0.5%,2025 年 5 月進一步升至 0.9%,顯示需求修復趨勢明確。
政策調控空間充足
安徽省政府明確提出 “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未來可能通過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如基建投資、減稅降費)進一步激活內需,推動物價向合理區間回歸。
綜上,5 月安徽 CPI 數據表明消費市場在供需平衡中逐步修復,核心通脹的回升為經濟復蘇提供了積極信號。后續需重點關注食品供應穩定性、能源價格波動及政策落地效果,這些因素將共同決定下半年物價走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