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伊朗打得愈演愈烈,特朗普大言不慚宣稱美國有可能介入以伊沖突,還信誓旦旦表示以伊達成協議機會很大,甚至對普京當調解人持開放態度。特朗普這看似要當和平使者的架勢,實則是掛羊頭賣狗肉,背后算計的全是地緣政治博弈和美國的霸權私利。
特朗普對以伊沖突的表態,不禁讓人聯想到他此前對俄烏沖突的態度。他曾將俄烏沖突比作“兩個孩子在公園里打架”,認為讓他們打上一會兒再勸架反而更有效 。如今在以伊沖突上,他又拋出“有時候他們需要打一仗”,“我希望能達成協議,我認為達成協議的機會很大”這樣模棱兩可的話語,整個和稀泥的做派。
不過,由于特朗普此前針對俄烏沖突夸下海口卻未能兌現承諾,所以他關于調停以伊沖突的言論真實性受到質疑。
以色列對伊朗發起空襲,一時間中東地區硝煙四起,無辜民眾死傷慘重,局勢劍拔弩張。伊朗直接拍桌子放話,稱以色列這次侵略,少不了美國在背后遞刀子、搖旗吶喊,并且伊朗還手握真憑實據。
雖然伊朗沒有公開手里的證據,但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在這場沖突里,早就不是吃瓜群眾,而是深度玩家。
澤連斯基在以色列襲擊伊朗之前就曾透露,美國援助給烏克蘭的兩萬發攔截彈,轉頭就被倒騰到了中東。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橋頭堡,戰略地位重要,這些攔截彈大概率是落到了以色列手里。
英媒的爆料,也證實了讓美國支持以色列并非空穴來風。據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6月13日報道,美國在以色列13日對伊朗發動史無前例的襲擊之前,悄悄向以色列運送了大約300枚“地獄火”導彈。這表明,特朗普政府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計劃非常了解。
這一前一后的操作可以看出,美國和以色列早就穿一條褲子,在背后密謀已久。美國向來在中東橫行霸道搞霸權,借以色列之手打壓伊朗,既能遏制伊朗在中東做大做強,又能鞏固自己的霸權地位。
特朗普此時鼓吹以伊調停,妥妥的政治作秀、自導自演。伊朗對美國的兩面三刀,那可是恨得牙咬切齒。對于特朗普的假惺惺調解,伊朗根本不吃這一套。
特朗普這套說辭,就是想愚弄國際社會,掩蓋美國在背后援以的真相,同時在立和平使者的人設,充滿了政治算計。
以色列在沖突中更是囂張跋扈,作為中東小霸王,向來奉行拳頭硬才是硬道理,這次空襲伊朗,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
美以大概率早就合計好了,以色列先打頭陣發動攻擊,然后二者一唱一和帶節奏,營造緊張氛圍,就等著美國找準時機入場收割。
以色列仗著美國撐腰,在中東有恃無恐。美國則躲在幕后遙控指揮,既能達到打壓伊朗的目的,又能在輿論上明哲保身,避免直接卷入戰爭的泥潭。
然而,美國與以色列原本打的如意算盤,在伊朗的強勢反制下徹底落空。起初,美以的戰略構想是,借以色列之手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企圖以軍事威懾迫使伊朗服軟,讓伊朗在后續談判中主動低頭,甚至徹底放棄核計劃。
然而,伊朗展現出遠超美以預估的強硬姿態與反擊能力。面對以色列的挑釁,伊朗果斷祭出飽和式導彈打擊,鋪天蓋地的火力覆蓋讓以色列陷入被動,難以招架。
原本想以閃電戰壓垮伊朗的以色列,不僅未能達成目標,反而被拖入消耗戰的泥沼,國內輿論與軍事壓力劇增。
眼看以色列難以獨力壓制伊朗,局勢朝著失控方向發展,美國不得不撕下旁觀的偽裝,親自下場救火。
據以色列媒體16日報道,自15日晚開始,至少30架美國空軍加油機正穿越大西洋,報道稱這是美國空軍一次規模空前的跨大西洋部署。
美國在以伊沖突背后搞的這些小動作,就是在中東地區拱火澆油,唯恐天下不亂,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顧地區和平穩定,不顧中東百姓的死活。美以這種損人利己的霸權主義行徑,遭到了國際社會口誅筆伐。
至于普京提出調解,想法雖好,但現實卻困難重重。俄羅斯在中東確實有一定影響力,但現在俄烏沖突讓俄羅斯的軍事、經濟、外交壓力與日俱增,俄羅斯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有精力全身心投入以伊調解?
如今,以色列點燃的戰火,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旦沖突持續升級,美軍被拖入這場泥潭,為了支援以色列,美軍大概率會從全球軍事部署中抽調兵力。而亞太地區作為美軍重要的戰略支點,很可能成為兵力抽調的主要區域。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軍亞太力量的收縮,意味著我們在臺海、南海等戰略方向面臨的外部軍事壓力將有所減輕。無論是應對中印邊境問題、處理中菲南海爭端,還是化解中日之間的矛盾分歧,都將擁有更多的戰略主動權和操作空間。這一系列連鎖反應,或將成為中國實現戰略突圍、重塑地區格局的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