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烏克蘭沖突各方于近期就移交遇難軍事人員遺體達成協議之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俄烏之間大規模的遺體遣返行動提供了支持。
“將陣亡士兵的遺體運回家人身邊,對沖突期間希望確認親人下落的家屬而言至關重要。基于長期以來作為中立調解人所發揮的作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應沖突各方請求,為此次大規模移交行動提供了支持,”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日內瓦總部歐洲與中亞地區主任阿里亞納·鮑爾表示,
“遣返遇難軍事人員的遺體是一項重要舉措,有助于開展身份辨認工作,并為翹首以盼的家屬提供答案。”
此次行動從6月11日持續至16日。2025年6月2日,俄羅斯與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磋商之后就遣返行動達成一致。隨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應各方邀請,以中立調解人的身份參與其中,為各方提供技術建議和物資支持,確保以保有死者尊嚴的方式遣返遺體,從而提升當局識別死者身份的可能性。
武裝沖突各方依據1949年日內瓦四公約的規定,須搜尋、收集并撤離死者,無論他們屬于哪一方。各方有責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識別死者身份,并通知其家屬。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人道行動中能夠發揮值得信賴的調解人作用,是根植于其中立性和獨立性,”鮑爾表示,“我們高度贊賞各方所開展的工作,就相關遣返行動達成一致并進行協調。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時刻準備提供進一步支持,確保死者尊嚴,并幫助家屬從煎熬中解脫。”
截至2025年5月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記錄了12.6萬例前線兩側家屬上報的失蹤人員案例。
01
●中東|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呼吁緩和緊張局勢并保護平民
02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如果國際社會允許全球禁雷承諾破裂,平民將付出代價
03
●剛果民主共和國| 戰爭遺留爆炸物再度威脅生命
04
●活動預告| 關于國際人道法下受保護的物體國際研討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