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到一條新聞,說外交部發(fā)言人夸 不是質疑什么,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畢竟網上一直有人拿她的美國國籍說事兒,各種聲音都有。結果現在連外交部都公開力挺她,這事兒確實值得琢磨琢磨。 說起來,前幾天她去上海電影節(jié)的寶格麗活動,那個大背頭配黑裙的造型又上了好幾次熱搜。38歲了還能這么能打,確實厲害。我朋友圈里好幾個人都在轉她的照片,說什么"神仙姐姐永遠是神仙姐姐"。 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還不是她的顏值,而是她這些年默默做的那些事。 就拿慈善來說吧,我之前也不太了解,后來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從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她就一直在捐款捐物。那時候她才剛出道沒幾年,直接就捐了100萬,據說是她當時的大部分身家了。 關鍵是,她從來不大張旗鼓地宣傳這些事。要不是后來紅十字會主動感謝,誰知道她又給西藏災區(qū)捐了50萬?還有那700多個暖火爐,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比什么都管用。 有人粗略算過,她這些年各種捐款加起來已經超過千萬了。這數字聽起來可能沒什么概念,但你想想,一個演員能堅持17年低調做善事,這份心意真的不簡單。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2019年香港那事兒。當時很多明星都選擇沉默,她卻是第一個站出來轉發(fā)人民日報,明確表態(tài)支持香港警察。我記得當時外網都炸了,各種抵制聲音,但她就是硬剛到底。 那會兒我就想,這女孩是真的有骨氣。不管你怎么看她的國籍問題,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她的立場很清楚。 后來《花木蘭》上映,雖然國內觀眾評價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把這個中國古代女英雄的形象帶到了全世界。聽說她是從五大洲1000個候選人中選出來的,這本身就說明了一些問題。 最近在《玫瑰的故事》里,同組演員都夸她敬業(yè),拍戲從不玩手機,對每個人都很尊重。那個潑油漆的戲是她即興發(fā)揮的,結果滿頭滿臉都是白漆,她也只是說拍戲最重要。 其實她的故事挺復雜的。10歲時父母離婚,跟著媽媽去了美國,為了上學方便才入了美國籍。在美國時還因為華人身份被同學欺負,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維護自己的國家。 我覺得吧,國籍這個東西,有時候確實是身不由己的選擇。但一個人的心在哪里,做了什么事,這些是裝不出來的。 從慈善到文化傳播,從敬業(yè)精神到愛國立場,可能這就是為什么外交部會為一個明星點贊的原因。不管你怎么看她的國籍,至少在行動上,她確實在為中國做事。 說到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中華兒女",看的不應該只是護照上的國籍,更應該看她的心在哪里,做了什么事。從這個角度看,劉亦菲確實挺特別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