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Eye推出小案例系列,專門研究國內外中輕度玩法的潛力玩法原型。
近期海外市場又有值得關注的玩法原型出現:
韓國「毒廠」111%上線一款新游《I Am Sword》,這款畫風獨特、雙人玩法的回合制動作游戲已經在部分市場錄得下載數據, DataEye ADX海外版也已監測游戲已經進行了效果廣告投放。
今天,DataEye研究院就來聊聊這款產品。
為表客觀,本文會嚴格區分【事實&數據】,以及【DataEye研究院觀點】。如果您對觀點有異議,可以只參考【事實&數據】部分,以您自己見解為主,評論區見。
一、產品表現
【事實&數據】
點點數據顯示, 《I Am Sword》在前五天的雙端下載量為1.5萬次。其中Google Play下載占比90.15%,App Store下載占比9.85%。
在下載的市場分布方面,菲律 賓目前以 62.37%的占比為《I Am Sword》第一大下載市場,其次是馬來西亞(16.36%)泰國(14.42%),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也在Top下載市場之列,游戲目前主要在東南亞地區獲得市場反應。
《I Am Sword》目前仍處于上線初期,未錄得收入相關數據。
【DataEye研究院觀點】
111%繼續在《I Am Sword》中探索讓玩家「上頭」的游戲機制。這是一款雙人的回合制動作游戲,輔以Roguelike等策略元素,旨在找到動作打擊爽快感和策略配合間的平衡。
游戲的基礎玩法很簡單:兩位玩家輪流行動,每回合通過拖動搖桿,會顯示一條沖刺路徑+扇形的攻擊范圍,釋放搖桿人物會進行移動并自動攻擊范圍內敵人,這便完成一個回合的動作。
每個角色除了血量外,還有法力值。法力值通過每次行動積攢,移動距離越遠,法力積攢越多。法力值滿時角色可以釋放大招,每種武器的大招攻擊方式不一樣,如火刃的特殊技能是環形攻擊,而水刃的特殊攻擊是波浪形的范圍攻擊。
每局游戲玩家會聯機與另外一名玩家共同戰斗,雙方輪流行動,上分會顯示敵人波次與和隊友共享的經驗條。在打滿經驗升級時會獲得一次三選一的Buff增幅機會,這包括加強生命值、暴擊幾率、攻擊范圍、閃避概率等等,在選擇時也能看到隊友選擇的Buff,這有利于通過不同的Build互相配合。
在看似簡單的操作基礎上, 《I Am Sword》的策略難點在于玩家與敵人是同時移動的,這意味著玩家在選擇自己落點和攻擊范圍的同時還要預判敵人的移動路徑,否則會很快被包圍并被擊敗。
與此同時,游戲留給每個玩家進行操作的時間并不多,僅有數秒,這意味著決策判斷需要快準狠。
而在雙人玩法的設計下,這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策略深度:雙方如何拉怪、配合,為隊友和自己創造戰斗空間,才有機會存活更多波次,獲得更豐厚的獎勵。
隨著游戲進程,更多不一樣的敵人會出現。比如有會發射長距離攻擊波的小精英怪,要躲避他們的同時進行攻擊絕非易事。
而在一名玩家倒下后,另一名還可以繼續游玩。每名玩家將會獲得各自結束時存活波次相對應的獎勵。
在局外,游戲也有一套進階系統。其中最核心的莫過于升級現有武器,以及收集碎片、解鎖更多不同類型的武器。每種武器有著自己攻擊屬性、被動技能和大招,隨著級數的提升還能解鎖更多的屬性欄。
如游戲名所示,用不同的劍進行戰斗將會是本作最大的樂趣。
總體而言, 《I Am Sword》通過雙人即時回合制戰斗的玩法,將空間策略和團隊配合濃縮在直觀、快速的操作中,輔以類似《鬼滅之刃》的元素「劍」概念,以及帶有水墨風格的視效,創造出相當獨特的戰斗/策略/配合體驗,這也是 111%近期最值得關注的新品。
二、買量投放
【事實&數據】
(一)投放趨勢
DataEye-ADX海外版數據顯示, 《I Am Sword》從6月14日開始進行廣告素材投放,上線前兩日每日投放素材66組,而后日均投放量減半。游戲目前的總投放計劃數已超過450組。
(二)投放市場
DataEye-ADX海外版數據顯示,巴西是 《I Am Sword》目前投放廣告素材最多的市場,超過了50組。其次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在投放市場Top 5之列,東南亞市場目前也領銜游戲的下載量。
(三)投放媒體
DataEye-ADX海外版數據顯示, 《I Am Sword》 在素材投放媒體上目前統一選擇了Meta系渠道,其中每個細分媒體在投放量上也相當。
(四)素材創意
在廣告素材方面, 《I Am Sword》 的創意內容也主要圍繞著不同類型「劍」的概念展開,并以接近《鬼滅之刃》的主題來吸引廣大ACG用戶。以下為DataEye-ADX海外版展示的 《I Am Sword》 三種主要素材創意內容:
1、不同武器類型展示
在第一種素材中, 《I Am Sword》輪播展示了不同武器的類型和攻擊動畫,有火刃、電刃、水刃等等,這也是游戲在概念上的主要賣點。
2、日漫向動畫剪輯
在第二種常投素材中, 《I Am Sword》采用了類似日本動漫的剪輯方式,用角色放大招近景動畫,配上日語語音,以及游戲戰斗的場面,來提升戰斗的炫酷感。而這場面對于《鬼滅之刃》的粉絲來說也是相當有「既視感」。
3、圖片素材
在圖片素材的創意中,《I Am Sword》更是直接使用了《鬼滅之刃》的人物進行對比,在其他圖片中則強調了游戲的升級戰斗屬性。攻擊視效成為
《I Am Sword》投放階段的一大賣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