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美軍戰機突然轟炸伊朗境內三處目標,宣稱打擊核設施。第二天伊朗議會就通過決議,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條海峽每天運輸全球20%-30%的石油,美國政客魯比奧立刻轉向中國,希望北京勸伊朗別動手。但特朗普卻在社交媒體叫囂要伊朗政權更迭,雙方操作徹底亂套。
伊朗議會的投票結果還沒執行,但已經讓全球能源市場炸鍋。美國每天要從這里進口百萬桶原油,歐洲國家更慘,西班牙、希臘這些地方的石油儲備只夠用90天。一旦海峽被堵,加油站漲價、工廠停工、經濟崩潰都是立竿見影的事。魯比奧找中國幫忙時,可能忘了中國早有準備。
中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原油儲備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去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還漲了23.6%。俄羅斯總統普京4月公開表態,說中國要多少油就能給多少。中俄之間有陸路運輸通道,完全不用走霍爾木茲。美國這邊還在自相矛盾,一邊轟炸伊朗,一邊指望中國滅火。
伊朗革命衛隊放出狠話,說要讓美國后悔。他們還停止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核設施監控數據,核問題談判徹底黃了。特朗普威脅伊朗換政權,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早有安排,就算他出了事,接班人24小時內就能上任,首要任務還是復仇。
魯比奧找中國幫忙時,可能沒算清楚賬。中國雖然也用霍爾木茲運油,但儲備足夠撐很久。歐洲國家才最慌,西班牙、希臘這些地方的油只夠用三個月,封鎖兩周工廠就得停。美國自己更矛盾,轟炸伊朗激化矛盾,現在又要中國當救火隊員。
伊朗議會的決議還沒執行,但已經讓全球繃緊神經。霍爾木茲海峽每天過境的油輪超過200艘,一旦被堵,油價可能翻倍。美國加油站最先遭殃,歐洲工廠可能直接停工。魯比奧指望中國勸伊朗,但中國的態度很明確:這事得美國自己解決。
伊朗副外長宣布停止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數據,核問題從復雜變成失控。美國轟炸沒摧毀伊朗核設施,反而逼他們轉移設備。現在伊朗議會的封鎖威脅,成了比核問題更緊迫的危機。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威脅,讓伊朗更不可能讓步。
中國提前布局的能源儲備和中俄陸路通道,成了西方羨慕的對象。歐洲國家還在糾結要不要解除對俄制裁,美國卻在自掘墳墓。魯比奧的求助和特朗普的威脅,暴露了美國政策的混亂。伊朗議會的投票結果還沒執行,但全球已經進入高危狀態。
伊朗最高領袖的接班人名單是國家機密,就算哈梅內伊出事,新領袖也會立刻上任。這種制度設計就是為了防美國搞顏色革命。特朗普的政權更迭幻想,在伊朗根本行不通。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比去年同期多23.6%。普京承諾的“要多少給多少”,讓中國能源供應有了多重保障。美國還在依賴霍爾木茲的海運,中俄卻在搞陸路直供。
伊朗議會的投票結果還沒執行,但已經讓國際油價漲了15%。美國政客們忙著互相甩鍋,魯比奧找中國幫忙,特朗普繼續煽風點火。伊朗革命衛隊的威脅,成了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中國外交部沒公開回應魯比奧的求助,但國家能源局的儲備數據說明了一切。美國轟炸伊朗的“勝利”,反而把自己推到了危機中心。霍爾木茲海峽的風吹草動,隨時可能引發全球能源海嘯。
伊朗停止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數據后,核設施監控徹底失效。美國想通過轟炸阻止伊朗核計劃,結果反而加速了伊朗的核設施轉移。現在連談判桌都沒了,只能靠武力威脅。
魯比奧的求助和特朗普的威脅,把美國的矛盾暴露無遺。中國提前準備的能源儲備,成了應對危機的底氣。伊朗議會的投票結果還沒執行,但全球已經進入戰備狀態。美國一邊制造危機,一邊指望別人滅火,這種操作早晚要自食其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