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寧市中心向南約20公里處,三江源數據中心四期。室內,一個個機柜綠色顯示燈閃爍,伴著嗡嗡低鳴;室外,一排排藍色光伏板及鋰電池儲能箱排列整齊,頗為壯觀。
發展算力產業,青海有綠電先發優勢,也有環境先天優勢。年均氣溫3.9攝氏度的“天然冷源”,可降低數據中心制冷能耗40%,算力投資成本降低20%,運營成本降低30%。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產業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培育體現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立足高原能源資源稟賦,青海著力打造綠色算力產業基地,持續推進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開辟綠色算電協同發展新賽道。
創新探索綠電供給溯源模式。青海建成投運國內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啟動“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的全清潔能源微電網算力中心。覆蓋全省的能源區塊鏈平臺,將清潔能源電站、數據中心作為節點接入網絡,實時追蹤每兆瓦綠電的來源構成、環境效益及流轉路徑。
點開青海大學算力中心用電構成圖,國網西寧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董耀介紹:“來看今天的用電構成,光伏、風電、水電的使用占比都一目了然。這些綠電來自李家峽水電站、新魯多能互補能源站等。”
“綠算”賦能千行百業,推動業態多元拓展。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建立百度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基地,西寧市建成全國首個省級“雙碳”大數據中心,“智能鹽湖”、“智游青海”、高原“智慧農牧”等應用場景展現綠色算電協同的廣闊發展前景。
目前,青海綠色電力規模攀升,清潔能源裝機占全省裝機總量的94.6%;綠色算力聚勢賦能,全省算力規模較2024年初增長30多倍。
“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時代機遇,打造綠色算電協同發展‘青海樣板’,努力走出一條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子。”青海省委書記吳曉軍表示。
(本文摘編于《人民日報》2025年6月22日1版)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