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葳
阿布扎比郊外的午后,沙漠灼熱、干旱難耐。
然而一座農場內,景象截然不同:蔬菜生機盎然,果實掛滿枝頭。農戶輕點手機,遠程調控著大棚內溫濕度;灌溉與施肥,則由系統自動精準執行。
這是華為數字能源和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在阿聯酋共同打造的沙漠農場。農場內,每一顆果蔬的生長,都離不開華為工商業光儲微網提供的7×24小時綠色電力的支撐。
數千年來,沙漠與農業仿佛絕緣。如今,科技正在改寫敘事——智慧能源與現代農業的融合,讓沙漠中的每一束陽光,都能孕育出累累碩果。
科技:改寫沙海中的生命方程式
農業,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曾長期“靠天吃飯”。近年來海灣國家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提升食品自給率。
環境可控農業(如溫室大棚、垂直農場)是關鍵方向之一。這種模式首當其沖的挑戰便是能源。能源投入往往占可控環境農業生產成本的一半左右。幸運的是,海灣地區的充沛陽光,為能源技術與現代農業的融合提供了絕佳條件。
作為領先的蔬菜全產業鏈運營商,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已發展出一套成熟的溫室農業體系,并成功應用于全球多個干旱地區。華為數字能源與壽光的攜手,不僅能顯著提升農作物產量,更能優化能源利用效率。
日常管理中,農戶通過手機APP就能查看土壤含水量等參數,遠程調控光照、溫度、濕度,系統還能自動計算并精準執行灌溉、施肥等操作;同時,借助智能光伏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光伏組件與儲能電池狀態,農場能源使用情況也一目了然。
破解:沙漠農場背后的能源密碼
沙漠農場遠離電網,傳統柴油發電噪聲大污染嚴重。因此,其能源方案選擇了離網微電網模式,核心在于“光儲融合”。這一方案具備幾大核心優勢:
首先,光儲融合、穩定構網。果蔬生長依賴恒定環境,但照明、溫控、滴灌、通風等設備負載多樣,因此農場對能源系統的首要訴求就是穩定。沙漠農場部署了9臺華為215kWh儲能柜和11臺115kW逆變器,光儲一體的模式,確保全年無休穩定供電。
沙漠農場也是華為全球首個落地的215kWh離網工商業光儲項目。多年來華為在光儲融合、獨立微網領域積累了領先實踐,其2023年打造的全球首個GWh級100%清潔能源獨立微網項目——沙特“紅海新城”,便是相關技術大規模應用的標桿案例。
其次,高效節能,穩定可靠。沙漠農場采用了華為組串式逆變器,發電效率更高,年發電量可達300萬kWh。逆變器具備IP66防護等級,無懼高溫沙塵等環境挑戰。華為風液智冷儲能支持2:1的光儲比配置,既保障農場運營的連續性,又降低了用電成本。同時,風液智冷儲能10年免換液,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
第三,智能管理,極簡運維。智能光伏云實時監測每塊電芯的電壓、溫度等關鍵指標,實現對能源的精準監測與高效管理,簡化日常運維。
新篇:中企出海從“走出去“到“融進去”
沙漠農場的成功,標志著中企出海模式的一次重要躍升:從單一的商品或服務出海,轉向更高維度的“產業鏈聚合出海”,并深度融入當地產業發展脈絡,打造了“智慧農業+智慧能源”協同出海的標桿。
依托科技創新,沙漠農場具備在干旱等極端氣候條件下規模化復制的潛力,將助推海灣國家提升糧食自給率。
同時,項目不僅為當地提供現代農業技能培訓,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更通過華為在綠色能源領域的領先實踐,加速光儲融合在農業場景的落地。
結語
綠洲,常被視為沙漠中生命的奇跡。
沙漠農場,通過智慧能源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人類應對糧食安全挑戰提供創新路徑。華為攜手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正以科技創新之力,在無垠沙海中,書寫著人類未來的綠洲傳奇。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