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官宣了!
6月24日,國務院官宣,將于9月3日上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
而且,還將舉辦一場規模宏大的閱兵儀式。
除了閱兵消息外,在同一天,國務院還官宣了另一個事關兩岸的好消息,更讓人期待不已......
9.3:勿忘國恥
2025年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節點。
80年前,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用超350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拖住了大量日軍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此次閱兵將延續2015 年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的宣言,通過展示抗戰老兵方陣、英模部隊等元素,讓人們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
讓老兵參與,不但能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又能強化“黨指揮槍”的政治自覺,激勵全體軍民為實現2027年建軍百年目標而努力奮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閱兵的參閱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亮點之一便是首次大規模展示導彈智能、高超聲速武器、網電攻防等新域新質力量。
就拿導彈領域來說,東風- 17高超聲速導彈堪稱國之重器,其末端速度超10馬赫。
這樣的速度意味著,它能在極短時間內抵達目標區域,而且飛行軌跡難以預測,敵方防御系統很難對其進行攔截,具有強大的突防能力。
而東風- 26具備核常兼備打擊能力,既能攜帶核彈頭,對敵方戰略目標形成強大威懾,也能裝載常規彈頭,執行精確打擊任務。
長劍- 100導彈能精確制導,它們共同形成了戰略打擊、反艦作戰、精確制導的完整體系。
與開國大典時的“萬國牌”武器相比,如今的裝備實現了全產業鏈自主創新,彰顯了中國國防工業的巨大進步。
這些新質戰斗力的展示,不僅體現了中國軍事科技的飛速發展,更表明中國軍隊正積極適應現代戰爭形態的演變,有能力應對未來各種復雜的安全挑戰。
看完閱兵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翹首以盼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閱兵之外,國務院還在同一天宣布了一個有關兩岸的好消息......
兩岸同慶,宣示主權
國務院宣布: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將于10月25日前后舉行。
臺灣光復節,是紀念臺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的日子。
曾經,在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50年里,臺灣同胞遭受了殘酷壓迫。
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妄圖磨滅臺灣同胞的民族意識,禁止臺灣民眾使用漢語,強迫他們學習日語,更改日本姓氏。
但臺灣同胞從未屈服,始終堅守著對祖國的認同。
據記載,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臺灣同胞發起了大大小小100多次武裝起義,無數先烈為了反抗殖民統治、回歸祖國懷抱,獻出了寶貴生命。
而在抗戰期間,還有許多臺灣同胞奔赴大陸,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萬臺灣同胞來到大陸,加入各種抗日隊伍。他們與大陸同胞并肩作戰,為抗戰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勠力同心,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才換來臺灣的光復。
而如今,一些“臺獨”勢力妄圖分裂國家,無視歷史事實和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
賴清德之流近期還大放厥詞,搞所謂“團結國家十講”,企圖以此建構臺灣的所謂 “獨立性”,否認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實。
但學術界早就闡明,臺灣島本就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臺灣的早期史前文化基本都是大陸南部區域文明的派生亞種。
這些鐵證如山的考古發現,無情地戳穿了“臺獨”分子的謊言。
而此次紀念活動,也將通過舉行紀念大會等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光復的歷史,支持海外僑胞組織相關活動,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閱兵是“安外”,高舉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旗幟,鞏固二戰后的國際秩序,展示中國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
而臺灣光復紀念活動則是“定內”,確認臺灣光復是中國抗戰勝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認知,凝聚民族復興的向心力。
這一剛一柔,一外一內的結合,共同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