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個國家最厭惡中國人,中國人一去就擺臉色,偏偏中國人還上趕著去,拉都拉不住。
這6個國家分別是誰?他們又為何厭惡中國人?
首先第一個就是新加坡。一進商場,全是中文警示牌:“請勿大聲喧嘩”“禁止觸摸展品”,就差直接寫“管好你們自己”了。
問路的時候,明明對方一張口就是地道的中文,可一聽你是游客,立馬換成英語,那感覺,就像故意要拉開距離。
但架不住新加坡確實有兩把刷子,濱海灣花園的超級樹,晚上一開燈,科幻大片的既視感直接拉滿;還有環球影城,刺激好玩的項目一個接一個。
所以,每年照樣有近300萬中國游客,呼啦啦地跑去打卡。
其次是法國,一提起來就是浪漫之都巴黎、埃菲爾鐵塔、盧浮宮。
可真到了哪兒,走在巴黎街頭,中國游客想找個人問問路,人家要么搖頭裝聽不懂,要么眼皮都不抬直接走人。
之前還有些負面新聞,把中國游客說得不太中聽,搞得很多法國人看咱就像看“另類”。
可即便受了委屈,每年還是有數百萬中國游客,怎么著都得把這浪漫打卡任務給完成了。
咱們的鄰居日本,那操作也挺讓人摸不著頭腦。
前幾年,日本的媒體一個勁兒報道中國游客的小毛病,說咱們在公共場合嗓門大,在酒店里浪費食物等等。
這報道一出來,不少日本商家直接戴上了有色眼鏡。
有的民宿門口,掛出了“不接待中國人”的牌子;去酒店辦入住,服務員一聽你是中國來的,反復跟你強調“要安靜”“別弄亂房間”。
可北海道的大雪,京都的古寺,還有各種好吃的壽司、生魚片,這些誘惑實在太大。
中國游客還是會背著大包小包,年年往日本沖。
再來看越南,在景區買東西被宰,那是常事兒。問好了價格,結賬時老板眼睛一瞪,價格直接翻個倍。
去餐廳吃飯,剛坐下沒一會兒,服務員就過來催著點菜,好像你多坐一秒都是罪過。
可即便這樣,下龍灣的山水,芽莊的海灘,這些美景還是吸引著大批中國游客去親自瞧一瞧。
第五個是南美洲的阿根廷,離咱們十萬八千里,對中國游客也不太熱情。
不少去過的游客都吐槽,在阿根廷打車,司機一聽你是中國人,方向盤一轉,專挑遠路走,車費直接翻倍。
去小店買紀念品,老板看人下菜碟,價格喊得老高。
可阿根廷的伊瓜蘇瀑布、火地島,為了這些風景,哪怕花費比預算多了好幾千,還是有中國游客非要去感受一下。
最后說說印度,這地方的街道臟亂,垃圾隨處可見。
交通更是混亂,摩托車、三輪車、牛車擠在一起,喇叭聲震天響。
這里的文化習俗和咱們很不同,游客一不小心就“觸雷”。由于當地窮人多,不少中國游客都反映被偷過。
可印度的泰姬陵,恒河的晨浴場景,這些獨特的文化和景觀,還是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中國游客。
明明被這些國家嫌棄,可咱的熱情卻絲毫不減。您說這事兒是不是很魔幻?
不過,真心希望以后這些國家能放下偏見,好好歡迎中國游客,別讓大家出去玩還得受窩囊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