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英博引進新援后遲遲未能大膽給機會,這事兒看著不新鮮,但每次遇到,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別扭。
實事求是講,中超夏季轉會期本來就是各家俱樂部調整陣容的黃金窗口。誰狀態不好,誰位置要被騰出來,誰是“救火隊員,圈里人都心知肚明。大連英博近幾年陣容變動不算小,管理層對成績的壓力其實比外界想象的還要重。可話說回來,引進了新人,特別是帶著海外履歷、在國內也有過一席之地的球員,結果上場機會幾乎沒有,這事兒擱誰身上都憋屈。球迷盼著“新援改命,教練卻遲遲不敢下定決心,是不是心里其實也沒底?
中國足球環境下,球員流動性大是常態,尤其是鋒線位置。誰都想靠一兩個“關鍵先生扭轉局勢,但現實往往沒那么理想。新援未獲重用,背后原因其實挺復雜。有人覺得是教練不信任,也有人替球員叫屈,認為沒給足機會。但細想一下,足球這攤事,說到底講究一個“實力配規矩。主帥更看重平衡和穩妥,這沒錯,但如果完全按部就班,可能永遠等不到那個“意外之喜。特別是在鋒線人手并不充裕的情況下,既然引進了新血,為何不敢嘗試?難道真覺得“新來的水平就一定夠不上中超的門檻?還是說背后還有別的考量,比如薪資壓力、團隊氛圍、合同細節?
其實這類問題,不只是大連英博一家。放眼整個中國足球圈,太多俱樂部引援時“雷聲大、雨點小,引進容易,使用卻總是“遮遮掩掩。有時是新援自己沒融入,有時則是管理層和教練組意見難統一。球迷難免失望,畢竟他們花心思關注、花感情投入,結果期待落空,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但換個角度看,職業聯賽的殘酷就在于此——不是誰有履歷誰就能“鐵打首發,也不是誰有期待誰就能改變命運。只是,作為職業俱樂部,該有的尊重不能缺席。無論走與留,起碼給個明白說法,讓球員和球迷都少點“被晾著的感覺。
站在評論員的角度,我更認同那些實打實靠實力爭位置、靠表現爭機會的球員。管理層和教練組有自己考量,但職業聯賽的規則不該變成“誰說了算就怎么來。尤其是處理引援和使用問題時,不能只圖省事,把責任都推給“適應期或者“戰術需要。規矩不能亂,公平競爭才是職業足球該有的樣子。
最后還是想提醒一句,聯賽再膠著,成績壓力再大,別忘了職業足球的底線是尊重和公正。新援來了就該給機會,不能讓人一直坐冷板凳;要送走也請開誠布公,別讓“職業尊重成為一句空話。球場上講究的是本事,場下更講究規矩——這才是中國足球該有的風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