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每年白玉蘭演員獎的歸屬都是群眾關注的焦點。但今年的白玉蘭,對圈內人來說,一個更加不可忽視的幕后贏家,或許更能昭示主流獎項的選擇與行業發展的風向。
6月27日晚,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其中包括評委會大獎——《西北歲月》,最佳男主角——《西北歲月》靳東,最佳女主角——《山花爛漫時》宋佳,最佳導演——《山花爛漫時》費振翔,最佳編劇(改編)——《玫瑰的故事》李瀟、王思在內的5項劇集大獎,均由騰訊視頻包攬。
應該說,演員沖獎記是容易吸引大眾目光的明星側寫,而以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長視頻開始成為主流獎項的常客,才是中國影視市場化、網絡化發展的正向方向。
2020年,白玉蘭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納入評獎范疇。當年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的10部作品中,就有《慶余年》等4部網劇。以此為起點,《慶余年》《開端》等網劇開始獲得獎項。
今年,騰訊視頻6部制播劇集,獲得白玉蘭獎21項提名,幾乎入圍了白玉蘭獎(中國電視劇單元)的所有獎項。
這種勢頭,恰如當年海外長視頻巨頭沖擊艾美獎。最近兩年,長視頻行業身處輿論中心,該如何破局、如何取舍,眾說紛紜。而騰訊視頻在白玉蘭獎及其他主流獎項上的“躍升”,正表明了扎實做事的人總有回報:
從《三體》的橫空出世,到《漫長的季節》的漫長余韻;從《繁花》的迷人顛覆,到《山花爛漫時》的有口皆碑,騰訊視頻的“藝術與科技驅動戰略”并非遙遠美好的愿景,而是成果顯著的當下。
長視頻進入沖獎紀元
今年《山花爛漫時》斬獲兩項大獎,恰如去年《繁花》白玉蘭故事的重演。當一部劇已獲得含金量十足的獎項時,觀眾都以為不會再得演員大獎青睞,誰知白玉蘭不按套路出牌,出人意料地頒給同一部作品。
從《繁花》到《山花爛漫時》,白玉蘭獎有了自己的弄潮兒。而這些“弄潮兒”背后,都是騰訊視頻。俗話說,獲獎靠運氣,提名靠實力。騰訊視頻在白玉蘭獎提名名單上的穩步升級,正是長視頻制作實力的最佳體現。
長視頻劇集在獲得主流獎項肯定這條路上,其實經過了漫長的歷程。中國電視劇的“三大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的評選范圍,并非一開始就涵蓋了網絡首播劇集。以往網劇想要沖獎,必須還得先上電視臺播出。
盡管自2014年起,長視頻已經產出了不少優質網劇,但奈何連評選資格都沒有。直到2020年,第26屆白玉蘭獎才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納入評獎范圍。騰訊視頻的高口碑爆劇《慶余年》不負眾望,入圍當年白玉蘭6項大獎。
同年,第30屆金鷹獎也宣布將“網絡視聽節目”納入參評范圍。飛天獎則是在2024年,允許在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和網絡劇參與評選。至此,才完全開啟了長視頻沖擊電視劇三大獎的新紀元。
縱觀這六年三大獎的獎項情況,騰訊視頻不僅是提名常客,更是常勝將軍。
第32屆金鷹獎,騰訊視頻有5部制播劇集獲得金鷹獎9項榮譽。第34屆飛天獎,騰訊視頻7部制播作品斬獲8項榮譽。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視頻的獲獎作品并非“沖獎限定”。這些劇集沒有曲高和寡的內容基調,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高口碑佳作。如不負期待的科幻IP巨制《三體》、王家衛導演的顛覆之作《繁花》、辛爽導演的又一部懸疑神作《漫長的季節》、類型創新的無限流劇集《開端》以及古裝類型劇精品《夢華錄》等。
通常來說,各大主流獎項的評選各有側重偏好。如果說一部劇只受到一個獎的青睞,只能代表其某一個維度比較突出。但騰訊視頻的劇集卻能夠做到“六邊形戰士”,兼具商業、藝術與內涵,能夠對所有獎項發起沖擊,甚至還有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行業大抵認為有深度的作品乏人看,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沒深度,能夠同時做到深度與熱度的精品,鳳毛麟角。騰訊視頻卻在以一種常態化的方式,產出越來越多具有大眾共鳴的精品。
這種打法顯然并非我們所熟悉的爆款論,而是騰訊視頻“藝術與科技雙向驅動”戰略的結果:先是有戰略洞見,繼而有戰略定力;先收獲觀眾口碑,最終獲得主流獎項的肯定。
只做“新”,不跟“舊”
“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真善美永遠是最有力的表達。”
宋佳拿下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時的這段發言,不僅體現了“演員的自我修養”,還精準道出了《山花爛漫時》口碑、收視雙收的內容密碼。《山花爛漫時》所代表的新主流敘事,也為劇集市場找到了破解流量焦慮之法。
而騰訊視頻之所以能夠獲得獎項的認可,靠的也正是對新意的不懈追求。
這個時代,有太多劇集困在創作的兩難里。一面是對經典爆款公式的模仿,一面是對短劇、短視頻的借鑒。一部劇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劇的影子,就是沒有觀眾可以共鳴的點子。
從騰訊視頻的獲獎作品看,騰訊視頻首先得益于建立了自己的二元評估體系,既看中作品的商業價值,也看中其藝術價值、社會價值。
同時獲得三大獎青睞的《三體》《漫長的季節》《繁花》,是新類型敘事的代表。國民科幻IP改編劇《三體》的出現,讓國劇的科幻賽道終于有了定鼎之作。它在高度還原小說的基礎上,不失深度內涵與視覺觀賞性,給觀眾帶來很大驚喜。
《繁花》更是一部無法用任何過往觀劇經驗與類型風格定義的劇集。它以史詩氣魄的嚴肅文學為基底,經過一幀幀摳細節的王家衛導演之手,變成了一部值得反復回味的時代孤品。“繁花效應”甚至引發了全網對特定年代的追憶潮、對特定領域的科普潮,掀起了一番有關“看不看得懂”、“喜不喜歡”的激烈論戰,更因其對美食、旅游等領域的強力帶動,成了“影視+文旅”的超強范例。
一直在探索多樣可能、先鋒表達的X劇場,在2023年更是交出了一部極具實驗性的生活懸疑劇《漫長的季節》。《漫長的季節》對“東北往事”的呈現,突破了以往東北文學的范疇,兼具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讓觀眾找到了一種更普遍的共鳴。劇集結局處,老年王響對中年王響說的那句“往前看,別回頭”,更是成為很多觀眾在迷茫時期的深切慰藉。
《山花爛漫時》《西北歲月》則是騰訊視頻探索的新主流敘事。主流敘事在講述宏大命題、好人好事時,已經自成一套正統體系。如何讓主流敘事變得既有可看性,又有內容厚度與真實質感,騰訊視頻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和觀眾心連心”。
《山花爛漫時》在講述張桂梅的真實故事時,不止呈現了張桂梅做好事的事跡,還展現了她是如何把一個好事落實的過程。人物塑造是體現在“做實事”的過程里,沒有口號,全是干貨,可以說這是一種“當代英雄職業劇”,這就一下拉近了劇集與觀眾的距離,也讓觀眾對人物的信仰與信念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騰訊視頻的精品制作新邏輯
2021年6月上海電視節期間,騰訊視頻在影視年度發布上提出了以藝術與科技的雙向驅動、成為視頻娛樂引領者的中長期戰略。科技為指引、藝術為核心,兩大指標共同決定平臺的內容抉擇。在此基礎上,騰訊視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品制造新邏輯——“超級頭部精品+垂類精品標桿”并進,追求劇集口碑與商業的雙向發展。
首先,平臺以內容品質為第一要義,摒棄經驗論,尊重藝術家,不對創作設限。《三體》、X劇場與《繁花》正是這種創作環境的產物。《繁花》制作周期遠超一般國產劇,《三體》七年磨一劍,X劇場《漫長的季節》從劇本階段到開播歷時3年時間,拍了107天。正是騰訊視頻一次次的敢于冒險,成就了藝術家們的時代孤品。
其次,堅持“藝術與技術”的探索。《三體》讓人眼前一亮的諸多名場面都是以技術為依托而實現的,比如動態捕捉技術、虛擬引擎拍攝技術還原的“三體游戲”,是騰訊視頻能夠開辟科幻新賽道、拍出科幻新高度的基石。
而最重要的還是,騰訊視頻對評判內容的標準有態度、有定力。長視頻平臺作為如今影視圈的中流砥柱,可以說他們看中什么,也就意味著觀眾會看到什么。
從《三體》《漫長的季節》《繁花》到《山花爛漫時》《西北歲月》《玫瑰的故事》,顯然都是騰訊視頻在這種價值取向下誕生的作品,并最終獲得了觀眾和主流獎項的共同認可。
放在十年前,不管是國產劇談藝術,還是視頻網站談藝術,多半會有人不屑一顧。然而時代畢竟不同了。放眼全球,電影大師紛紛與流媒體合作內容,劇集品質不斷躍升。再看國內,劇集隨媒介進一步細分,短劇如火如荼,長視頻劇集正處在穿越周期努力確認自身價值與定位的關鍵時刻。
而對于主流獎項來說,今時今日,劇集獎還是很熱鬧,大眾的參與感很強。一個權威的劇集獎,是能影響一個行業的正向發展的。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劇集,都需要一個具有風向標意味的獎項,來鼓勵與引導行業的優質創作。
視頻網站和主流獎項,都須擔起娛樂與藝術的責任。而二者的合流,讓我們對國產劇敢于有更多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